中国稀土禁令,直接卡住了美国的脖子,得不到中国稀土,美国就通过下三滥手段,从第三国偷运中国稀土,并成功得到3834吨稀土,是过去3年总和。2国帮助美国偷渡稀土,这是挑战中国稀土禁令,而商务部也做出回应,堵住这个漏洞,至于2个帮凶可能有麻烦了。
在中方早已禁止对美国直接出口锑的背景下,美国进口量却不降反升,问题出在哪里?答案就是两个国家:泰国和墨西哥。
过去几年里,这两个国家几乎没有锑矿开采能力,却突然在2023年底到2024年初之间,成了美国的“主要供应国”。事实上,他们只是扮演了“中转站”的角色。大量中国锑以出口商品、半成品甚至“工艺品”的形式流向泰国、墨西哥,再被贴上新标签出口美国。从原产地来看,这些锑依然来自中国,只不过换了个“包装”。
根据多方数据,在这5个月内,美国从泰国和墨西哥进口的锑高达3834吨。这是什么概念?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020年至2023年三年总量的总和,也说明了美国在中方禁令下,急于通过“曲线救国”方式维持关键物资的输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要铤而走险?这背后又有哪些利益链条?
首先是美国自身的战略焦虑。稀土及相关矿产在军事工业、航空航天、电子制造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美国虽然也在开采自有资源,但精炼能力严重不足。在无法自主生产、又无法从中国直接购买的情况下,就只能找第三方国家打“擦边球”。
而泰国和墨西哥之所以愿意冒险成为“中间人”,原因也很现实——暴利。把一吨锑从中国转运到美国,光是“换个产地”就能让价格翻倍。这其中隐藏的利润空间,足以让不少企业甘愿顶着法律风险铤而走险,甚至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走私通道和灰色链条。
美国表面上不承认稀土依赖,实际上用“买办国家”的模式继续从中国获取资源,这种操作表明了他们在关键矿产供应上的真实处境:表面强硬,实则捉襟见肘。
面对这种“从门缝里钻过去”的挑战,中国商务部7月10日迅速做出回应:不仅重申将对关键矿产采取出口限制,还宣布将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的专项整治行动。
这份表态意味明确,行动指向清晰:不仅要堵住“正门”,更要查清“后门”,连中转国和参与企业也要一并调查处理。尤其是泰国、墨西哥这类为美国“擦屁股”的国家或企业,很可能会在后续面临出口限制、贸易惩罚甚至法律追责。
为什么中方这次反应这么迅速、态度这么坚决?原因很简单:如果不出手,出口管制就成了笑话。一旦这种第三国转运成为“惯例”,那中国苦心建立的战略矿产控制机制就会被彻底架空,对外博弈的话语权也会被严重削弱。
这一次的“反制出手”,不仅是对具体偷运行为的回应,更是为了给全球打个样:关键矿产不是谁想拿就能拿,想钻空子的都得掂量后果。
说到这里,不得不面对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像锑这样的战略资源,仅靠出口管制能长期管住吗?答案是:难度很大。
中国虽然资源丰富,但市场终归是全球化的。越是限制出口,越会刺激国外相关企业设法绕路。哪怕禁得了一时,也禁不了一世。而且执行难度很大。第三国加工、贴牌的行为具有较强隐蔽性,再加上走私网络复杂、渠道分散,想实现全流程“无漏洞”监管,实际操作上非常耗费人力与资源。
最关键的是,总有人为了暴利铤而走险。只要需求存在、利润够大,就始终会有人甘愿冒险尝试“灰色交易”。这就意味着,出口限制本质上只能是短期手段,长期靠它吃饭,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要想真正把稀土这张王牌握牢握稳,不能光靠“限制卖出去”,更得靠“提升出口含金量”。
中国真正的核心优势,其实并不是资源本身,而是对稀土的精炼、分离、材料制造等技术拥有全球领先地位。这种技术优势,才是美国等国家无法绕过的“高墙”。
比如,美国哪怕自己有稀土矿,也没法高效提纯;欧洲鼓吹“稀土自主”,但找不到一个能撑起精炼产业的工程团队。中国却能在稀土磁材、军工用材料、光电领域实现从原料到终端的一体化。这种“产业链壁垒”才是真正的筹码,是打赢资源博弈的杀手锏。
未来中方可以考虑推动战略资源出口“由量转质”,逐步从出口原材料向出口高附加值产品转型。不仅控制资源出口量,更要控制技术门槛,把最关键的环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眼下,美国、欧盟、印度等国都在密集布局稀土产业,自建采矿能力、投资精炼技术、补贴本土企业,目标很明确: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虽然短期内他们很难建成完整体系,但长期来看,这种趋势不可忽视。一旦他们具备了替代能力,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中的主导权就会被稀释。
因此,中国需要“多条腿走路”:一方面继续深化国内资源整合、加强监管,堵住走私和转运的灰色通道;另一方面加快科研投入,推动稀土产业高端化发展;同时也要在国际舞台上扩大正当技术合作话语权,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的确,美国通过第三方偷运了3834吨锑,暴露了我们监管的漏洞,但及时堵上缺口,能有效避免。当然对内外勾结的企业,也要严惩,只有代价足够大,才能让有些人不敢再偷运稀土。然而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最关键的还是技术,只有让我们的稀土产业成为“别人想买但买不到、想造但造不出”的技术壁垒,中国才能真正站在不败之地。
更新时间:2025-07-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