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作出的承诺,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的。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这些迹象表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即将照进现实。上述《意见》发布,意味着在园儿童将会很快享受到政策红利。
《意见》最大看点,是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目前,公办幼儿园的收费项目为保教费、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其中,保教费每生每月在几百元,比如某四五线城市幼儿园收费标准为140元,某省会城市为五六百元,都实行政府定价。免除一年保教费后,意味着每名幼儿家长的学前教育负担显著下降。
民办幼儿园的儿童也是受益者。目前,民办园保教费收取标准普遍高于公办园。《意见》明确,民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高出免除水平的部分,幼儿园可以按规定继续向在园儿童家庭收取。也就是说,民办园与公办园儿童,都因为享受财政补助,保教费得以免除或者减少。即不同幼儿园在园儿童,都可以公平享受到政策关爱。
可以说,这是我国国家层面打响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第一枪”。此举表明之前的相关承诺,已经正式开启兑现模式。虽然只免除一年保教费,但一来这是实实在在的减负措施,二来,这是逐步推进免费学前教育的良好开端。之所以限于免除一年保教费,主要原因还是“量财而行”,随着政府财力增长,未来有望扩围。
这也体现出决策理性,即“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根据国家财力和在园儿童人数等现实国情,所作出的惠民决策。此举在减轻育儿负担的同时,也有利于营造生育友好氛围,激活生育意愿,实现国家人口发展大计。从这个角度而言,《意见》虽然只是免除一年保教费,但对于国计民生,却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未来,随着国家财力持续增长,免除一年保教费有望扩大到两年、三年。一旦保教费实现全免,服务性收费(如伙食费、校车费)、代收费(体检费、保险费)也有可能获得财政补贴,从而实现免除或者降低收费标准,这样一来,免费学前教育的“美梦”就会更多地照进现实。就眼下而言,先落实《意见》要求是第一步。
主要是兑现财政补贴承诺。据悉,中央财政根据核定的各省免保育教育费生均财政补助标准以及在园儿童人数,按照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核定中央财政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这需要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严格按照各自承担的比例,及时、足额投入资金,以保障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后这一政策红利成为幼儿开学的礼包。
此外,还鼓励各省结合实际,进一步巩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群体资助政策,做好兜底保障。各省要进一步落实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优惠政策……这些举措都是在为在园儿童的家庭减负,为祖国的花朵创造更好成长环境。
◎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若喜欢本账号文章,请订阅并批评指正 ◎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