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唱衰的游戏行业,现在彻底支棱起来了!2025年以来,不管是上市公司财报还是资本市场表现,都在释放同一个信号:游戏公司靠实打实的业绩,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估值也跟着一路回暖。
先看最直观的业绩数据,行业基本面已经肉眼可见地变好,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创下同期新高。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
多家头部游戏公司上半年财报都交出了亮眼成绩,营收和利润双双增长,不少中小厂商也靠着爆款游戏实现了“弯道超车”。这背后,首先得归功于政策端送来的“东风”。
今年的政策支持简直是“组合拳”级别,3月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直接点名要促进游戏、电竞消费,给行业吃了颗定心丸。
到了4月,商务部又发文推动游戏全产业链布局,从IP打造到海外运营都给了方向,国家新闻出版署还联合十部委出台计划,从科技创新、融资、人才等方面帮企业铺路。
地方也没闲着,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海南、四川这些游戏重镇纷纷跟进政策,像浙江就专门出了支持游戏出海的措施,帮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更关键的是版号发放的常态化,2025年上半年累计发放国产版号757个、进口版号55个,总数较去年同期提升18%。
进入8月,单月获批的国产游戏版号更是达到166款,创下年内新高,腾讯、网易、哔哩哔哩等龙头大厂均有产品在列。
对游戏公司来说,版号就是“入场券”,以前拿版号靠“等”,现在节奏稳定了,企业能放心规划研发和上线节奏,宝通科技就提到,版号常态化显著改善了行业生态,为新品供给提供了保障,业绩增长也就有了底气。
光有政策还不够,游戏公司自己也在“练内功”,AI和IP成了拉动增长的两大引擎。
当前96%的游戏工作室都在整合AI工具到工作流程中,不管是画场景、写剧情还是做测试,效率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世纪华通用AI将美术创作效率提升60%~80%,把几周的研发流程压缩到1天,项目周期从30天缩短至4至7天;三七互娱的AI中台“图灵”每周能产出3万多张图片和3000多个模型,在角色原画环节节省60%~80%工时。
同时,企业越来越重视IP的力量,把经典游戏IP做成续作、改编成动画或衍生品,既留住了老玩家,又吸引了新用户,形成了“IP-产品-消费”的良性循环。
业绩一涨,资本市场立马给出了反应,估值回暖成了必然。
之前因为行业前景不明朗,游戏板块估值一直处于低位,现在随着政策确定性增强、业绩持续兑现,投资者的信心彻底回来了。
不仅个股股价稳步上涨,游戏ETF也成了热门标的,不少人盯着布局窗口,想借着行业回暖的东风分一杯羹。
这波“翻身仗”还藏着一个重要亮点——出海成了新的增长极。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很多游戏公司早就把目光投向了海外,今年在政策支持下更是加速发力。AI技术还帮企业降低了出海门槛,比如本地化素材制作成本大幅下降,让小型团队也能参与全球化运营。
不少国产游戏在海外市场表现抢眼,不仅赚了外汇,还把中国文化通过游戏传了出去,海外营收占比越来越高,成了拉动业绩的“第二曲线”。
说到底,这次游戏行业的回暖不是偶然,更不是资本炒作出来的假象。
政策托底给了确定性,企业靠AI和IP创新把产品做好了,就像汤姆猫在半年报里提到的,行业正迎来政策与技术双驱动的新局面,业绩自然就上去了,估值回升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
从被质疑到用实力证明自己,游戏公司的“翻身仗”,其实是行业回归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结果。接下来只要保持这个势头,未来的增长空间还藏着不少惊喜。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