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2025年第6号公告,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对按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根据公告,各地依照育儿补贴制度向符合条件的家庭或个人发放的补贴,将纳入个人所得税免税范围。
该项政策旨在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切实减轻家庭生育、养育负担。
从《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的印发,到对按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发放育儿补贴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全新公共政策逐步落地。
一项惠民利民的重大举措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7月28日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了补贴对象和标准,育儿补贴制度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发放补贴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
其中,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
“育儿补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是一项惠民利民的重大举措。”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介绍道。
育儿补贴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生政策,涉及千家万户。从国际上看,这是不少国家采取的生育支持政策之一;从国内看,一些地方结合了当地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探索实施了不同形式的育儿补贴政策,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郭燕红表示,根据国际和国内的实施情况,我国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将会产生三个方面的预期效果:首先帮助减轻家庭养育的负担。育儿补贴制度作为支持生育的经济政策,通过财政资金的精准发放,可以直接增加群众的现金收入。育儿补贴每年惠及上千万个家庭,可以为家庭育儿提供基础性的支持,改善育儿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助力幼有所育。
其次,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育儿补贴是强化生育支持、促进生育友好的激励政策,树立了鲜明的政策导向。实施育儿补贴制度还有利于和托育、教育、就业、税收、住房等相关的政策同向发力,持续完善生育政策体系,更好地形成系统集成效应,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最后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育儿补贴是一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政策,惠及面广、发放稳定,是“投资于人”的重要措施。实施育儿补贴制度,进一步强化基础民生保障,促进家庭发展,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同时,有助于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添新动力。
此次补贴不再区分一孩二孩三孩。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透露,在国家育儿补贴制度研究制定的过程中,国家卫健委会同相关部门对补贴对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大家普遍建议应当加强对一孩家庭的生育支持。
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形成合力
国际经验表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需要多维政策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也激发了企业界的积极回应。
记者观察到,多家企业已主动推出相关福利与补贴计划:京东教育近日推出“百万育儿教育补贴计划”,旨在降低家庭早期教育投入;携程集团较早前即宣布,为在职员工提供每孩每年一万元的现金补贴,直至孩子5周岁;专注遗传与辅助生殖领域的运世达医疗集团更是推出了总额1亿元的生育补贴,对在其旗下医院成功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生育的家庭,一次性发放3600元补贴。
据运世达医疗集团董事长史晓明介绍,除了生育补贴以此为核心,运世达医疗集团还加强生殖健康服务,开展生育友好医院建设,规范诊疗行为,改善产妇生育体验,提升产前检查、住院分娩、产后保健等生育医疗服务水平。
育儿成本高是抑制家庭生育意愿的关键因素之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黄炜指出:“国家推出育儿补贴制度,旨在通过经济支持减轻负担,提升意愿。世界银行研究显示,中低收入家庭对经济补贴的敏感度更高,政策效果更为显著。”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刘雪云 实习生 王思奕图片:央视新闻责编:张利娟编审:赵珺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