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用语变了!中国卫星发射首次明确“国防用途”,信息量太大!

10月26日上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高分十四号02星。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把卫星精准送进预定轨道,竟使得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03次飞行任务圆满达成。

这次官方通报里面清楚地讲到卫星“给国民经济以及国防建设提供基础地理信息保障”,这在我国卫星发射史上还是第一次直接把国防用途给公开了呢。


跟之前主要强调民用领域的那种说法相比,竟然传达出了非常明显的技术自信的信号,并且这种转变让人觉得很值得琢磨。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发出来的高精度光学立体测绘卫星,高分十四号02星,它的核心性能在国际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呢。

它所搭载的两线阵相机,全色分辨率达到0.6米多光谱分辨率是2.4米。

单次成像幅宽有40公里,竟然能够从数百公里外的太空清晰辨认地面桥梁、教学楼这类设施的轮廓。

单航线无控定位精度,是平面1.83米、高程0.93米竟然较天绘一号卫星平面精度提升超六成,而且具备在全球范围高效扫描以及三维地形重建的本事,能够生成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

这些技术优势为国防应用提供了坚实支撑,高精度的三维地形数据能把战场环境的真实样子细细地还原出来,给部队的机动安排和防御工事的规划提供了靠谱的根据。

和传统的侦察方式比起来,这种办法在工作效率以及执行的安全性上有很明显的好处,已经慢慢变成现代国防体系里不能缺少的技术支撑啦。

而此能力的达成,离不开我国航天工业的长久积淀。而且这一过程是我国航天领域长期耕耘所铸就的结果。

执行此次任务的长征三号乙火箭自1996年首次飞行起,总共发射超过一百次,成功率高达98.6%实实在在是护送北斗卫星、嫦娥探测器等国家重要设备的“金牌火箭”。


从国家航天的整体布局来讲,我国在轨道上稳定运行的航天器已经超过600颗,其中遥感卫星有200多颗,构建出覆盖全球的对地观测系统网络。

国家航天局数据表明,我国1米分辨率的卫星能够达成对全球任意区域5小时重访。

2022年末,民用遥感卫星在轨数量有294颗,而且商业遥感卫星占比超过六成,数据已然服务于28个部委以及数千家单位,累计分发1亿景数据。

这一次把卫星的国防用途给明确了,其实这就是在技术已经成熟并且体系也是很完备的一个情况下,表现出来的一种自信。

这一种说法上的转变并不是特意去进行宣扬,而是在航天技术为国家发展而服务所自然而然呈现出来的一种表现而已。

卫星是既要完成民用方面的任务,也要承担国防方面上的任务。

它是能够给国土规划以及防灾减灾带来协助,还可以提高国防安全的保障程度,达成了“一箭双效”这种战略上的价值。

这一突破给世界传达了明确信号:我国航天技术已经有了在多个领域进行深度应用的本事,并且太空领域的发展能更好地为国家的整体战略服务。

这次发射不单是航天任务取得了胜利,还把我国科技自主自强的实际情况给展现出来了。

信息参考来源

搜狐网刊载的《高分十四号02星发射成功,能高效获取全球高精度立体影像》,时间是2025年10月27日)

2.中国青年网刊文《我国首现发射次数破百的单型火箭征百战举群星》(2024年12月4日)

3.澎湃新闻刊文《成功发射!“新百”纪录问世!》(2024年12月3日)

2019年3月10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消息,《中星6C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达成300次发射》。而且这一成就着实展现出我国航天领域的强劲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科技   信息量   用语   中国   国防   用途   我国   航天   国家   运载火箭   遥感   领域   航天局   高程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