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世界》中的百夫长Mk.VII
各位《坦克世界》的玩家们大家好,在故事模式中的“诺曼底行动”中,车长们需要开着坦克对抗有严密防护的堡垒,而且这些堡垒也拥有不亚于坦克的火力。它的原型是一种非常经典的坦克碉堡——把坦克的炮塔当做工事火力点。在北欧的群山中,也存在一种用百夫长坦克改造的特殊堡垒,它们不仅隐蔽,设计也匠心独具。
坦克碉堡
▲伪装成民居的反坦克堡垒
虽然是“中立国”,可瑞士的国防需求并不低。冷战时期它也面临苏联大军压境的问题。瑞士多山的地形提供了天然防御屏障,限制了进攻的路线。瑞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防御,在山脉间的峡谷要道沿线修筑了防御工事和隧道。它们利用自然地貌来提升防御效能,特别脆弱或最可能遭受入侵的区域也得到了重点加固。许多堡垒也进行了伪装,比如在外面盖上房子,伪装成农场民居。
▲百夫长坦克碉堡的设计图
在20世纪80年代,瑞士正在考虑将手上的226台百夫长坦克退役,它们是30年前从南非买来的,此时这些坦克已显老旧,瑞士不愿投入巨额升级资金维持其战斗力,但也不愿直接报废——它们配备的105毫米火炮仍极具威力。于是瑞士决定将它们的炮塔留下,改造成固定防御设施。虽然这在以前早有先例,但瑞士人并未简单地将炮塔置于轴承座了事,而是让它成为地堡的核心部分。
▲百夫长坦克炮塔还加了附加装甲
这些百夫长坦克炮塔将被部署在战略要地,它们还要配备足够的观瞄设备,使其具备夜间及恶劣天气作战能力,毕竟敌人要是来也不会看天气。炮塔前部加装了附加装甲,而且地堡可抵御最大203毫米口径火炮的轰击。如果处于伪装状态,炮塔前面会放上盖板,炮管也会收到凹槽里盖住。
▲炮塔碉堡收纳状态
首座百夫长炮塔地堡于1990年竣工,官方编号M-0907地堡。原计划建造100座此类地堡,但此时苏联解体了,瑞士人也就放心了,对碉堡的需求也就大大减少,最终仅建成20座百夫长炮塔地堡,单座造价40万法郎。但问题在于,碉堡好修,这炮塔可不好放进去,运输也比较麻烦。
▲百夫长炮塔运输车
瑞士人在百夫长坦克的基础上,“原汤化原食”的改造出来了百夫长炮塔运输车,它在车体前后加装大型支撑结构,每个角都配备了宽达半米的液压外伸支腿,可将整个车体抬离地面,尾部还装有液压操纵起重机,整套装置重达63吨。该车辆可将百夫长炮塔运至偏远的预设地堡位置,运输时炮塔置于车体常规位置,抵达后由尾部起重机吊装就位。
▲正在进行吊装作业的百夫长炮塔运输车
在百夫长炮塔安装至碉堡基座后,土木老哥就可以围绕它构建地堡整体结构,并接入设施电力系统以供通讯和能源所需。105毫米火炮是分开运输的,待炮塔就位后再进行装配。整个地堡内建有支持炮塔运作的一整套设施,除射击操作室外,还配备人员掩体、弹药库、通风系统和供电装置。
▲坦克碉堡内部
百夫长炮塔通过旋转梯与下层空间相连,乘员从底部而非炮塔顶部进入。乘员站在功能类似标准坦克吊篮的金属地板上操作,实际使用方式与常规坦克炮塔几乎无异。虽然炮塔的射界有限,但也显著减小了受敌攻击的面积。碉堡的表面也会做伪装,喷涂仿石涂料以融入周围环境。炮塔内也配备快速取弹装置、弹壳收集篮和热成像仪,使炮塔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
▲收纳状态的坦克碉堡
不过,在苏联解体后的一段时间里,瑞士人意识到显然已经没有任何的国防压力了,这些碉堡留着好像也没有什么大用,还需要大量人员操作维护,这都是要花钱的。于是瑞士人在2003年把建好的20个百夫长炮塔碉堡也进行了退役封存处理,有几个碉堡改成了博物馆对外开放。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