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8万天价到价格腰斩,LABUBU狂潮退去后,高价接盘者还好吗?

2025年6月10日,北京永乐春拍现场,当拍卖师落槌宣布"初代薄荷色LABUBU以108万元成交"时,全场响起短暂掌声。而就在9天后,潮玩二手交易平台"千岛"的数据显示,同款LABUBU搪胶挂件价格较月初暴跌52%,部分黄牛单日亏损超5万元。这场由尖牙精灵引发的全球潮玩狂欢,在短短半年内经历了从"一娃难求"到"价格雪崩"的戏剧性反转,留下一地鸡毛的市场和无数被套牢的玩家。

狂欢与泡沫:LABUBU的身价过山车

2024年2月,BLACKPINK成员Lisa在Instagram晒出包上悬挂的LABUBU马卡龙挂件,这张获赞320万的照片成为导火索。随后三个月,蕾哈娜、贝克汉姆等明星的陆续"带货",让这个香港艺术家龙家升设计的森林精灵从亚文化圈层跃入主流视野。泰国曼谷门店出现千人排队抢购,伦敦牛津街因粉丝冲突暂停销售,国内二手平台隐藏款价格飙涨至4732元,较99元原价溢价47倍。

泡泡玛特2024年报显示,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营收达30.4亿元,同比暴增726.6%,贡献公司总营收的23.3%。资本市场反应更为狂热,公司股价从2024年初的85港元飙升至2025年6月的283港元,市值一度突破3500亿港元。"买LABUBU比炒股赚钱"成为潮流圈共识,甚至有银行推出"存款送盲盒"活动,将潮玩与理财捆绑营销。

然而繁荣背后早已埋下隐患。职业黄牛利用外挂软件垄断货源,组织"抢单大军"以0.1秒速度扫空线上库存;线下门店出现"人墙战术",雇佣老年人排队每人日薪200元;国际黄牛更玩起"反向代购",从东南亚以2倍价格收购后转售欧美。当某二手平台数据显示LABUBU 3.0系列整盒流通量仅占生产量的17%时,市场泡沫已悄然积聚。

雪崩时刻:官方补货与价格崩盘

6月18日晚8点,泡泡玛特突然开启LABUBU 3.0系列线上预售,全渠道投放量达500万件,预售期延长至9月。这记"釜底抽薪"直接刺破泡沫——24小时内,隐藏款"本我"价格从4732元跌至1819元,常规款整盒回收价从2800元腰斩至800元。上海某潮玩直播间老板哭诉:"昨天1500元收的货,今天700元都没人要,光这单就亏了8万。"

这场价格雪崩暴露了潮玩市场的脆弱本质。深圳黄牛黄新舟的经历颇具代表性,他5月底从茅台倒卖转行LABUBU,投入20万元囤积300个盲盒,原计划加价3倍出手,如今不得不以成本价6折甩卖。"最惨的是那些借钱囤货的同行,有人把婚房都抵押了。"他展示的交易记录显示,6月19日单日亏损达5.2万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早期藏家程洛的冷静退场。2020年他以10多万元购入全球唯一薄荷色LABUBU雕塑,2022年以30多万元转手。"当时觉得价格已经偏离价值,没想到后来能拍108万。"他坦言自己退坑的原因是"市场变味了,以前讨论设计,现在全是价格"。这种理性在狂热时期显得格格不入,却最终避免了损失。

玩家众生相:谁在裸泳?

LABUBU狂潮退去后,不同玩家群体的境遇呈现显著分化。在闲鱼平台搜索"LABUBU 急售",会出现超过2万条结果,其中不乏"割肉""血亏"等关键词。27岁的程序员小林就是其中之一,他为集齐"前方高能"系列花费4.2万元,目前二手估值不足1.5万元。"每天睁眼就想怎么卖掉,根本无心工作。"

与之相对,核心收藏者群体受影响有限。北京玩家椰蛋展示了她收藏的47只LABUBU:"我只买喜欢的设计款,不在乎价格波动。"她最珍视的是2019年初代山椒鱼隐藏款,尽管市场价从600元跌至300元,她依然摆在书房C位。"这些娃娃记录着我的生活,不是理财产品。"

更值得关注的是产业链末端的"娃衣"商家。深圳工厂业务员豆子透露,LABUBU爆火时,海外订单激增400%,一件成本30元的娃衣能卖到80美元。但随着主IP价格崩盘,6月订单量已下降70%。"上周还有客户订了1000套吸血鬼主题娃衣,现在说不要就不要了。"

泡沫启示:潮玩市场的成人童话

LABUBU现象折射出当代年轻人的情感焦虑与身份认同需求。心理学研究显示,72%的Z世代玩家将潮玩视为"情绪搭子",在孤独的都市生活中寻找情感寄托。上海白领小彤的话颇具代表性:"加班到凌晨,看到桌上LABUBU歪着嘴笑,就像在替我骂老板。"这种情感投射让潮玩超越商品属性,成为心理慰藉的载体。

但资本的过度介入正在异化这种情感价值。当泡泡玛特将隐藏款概率设定为0.69%,当黄牛用科技手段剥夺普通玩家的购买权,当社交媒体将拥有限量款包装成成功符号,潮玩已从"治愈玩具"沦为"金融赌具"。正如收藏家汪先生所言:"现在新人入行先问'能不能升值',而不是'喜不喜欢',这违背了潮玩的初心。"

行业数据也印证了市场的非理性繁荣。2024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达764亿元,但二手交易中炒作占比超60%。某投行报告尖锐指出:"LABUBU的价格波动与17世纪郁金香狂热惊人相似,都是资本制造的集体幻觉。"当泡泡玛特不得不靠大规模补货来平抑价格时,这个估值3000亿的商业帝国,本质上与传销式的庞氏骗局只有一线之隔。

理性回归:潮玩市场的下一个十年

经历价格崩盘后,泡泡玛特开始调整策略。6月20日,公司宣布启动"全球设计师扶持计划",计划三年内孵化100个新IP,降低对LABUBU的依赖。同时在欧美市场推出"艺术联名系列",试图从快消玩具向高端艺术品转型。这些举措能否奏效尚待观察,但至少传递出一个信号:单一IP支撑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LABUBU泡沫是生动的风险教育。95后玩家小麦总结道:"现在买娃只看两点:一是真心喜欢,二是负担得起。"她最近以原价购入新款HACIPUPU小熊软糖系列,"再也不会为溢价买单了"。这种理性正在重塑市场,二手平台数据显示,6月下旬平价正版LABUBU交易量回升35%,而高价限量款持续滞销。

站在行业转折点回望,LABUBU狂潮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Z世代的情感需求,也暴露了资本逐利的贪婪本性。当热潮退去,那些真正热爱设计的玩家会留下,那些投机者会离场,而潮玩行业或许才能摆脱"昙花一现"的宿命,迎来真正成熟的发展。毕竟,所有塑料小人的最终价值,不在拍卖槌下,而在玩家书桌那束温暖的灯光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5

标签:游戏   狂潮   高价   价格   玩家   二手   市场   黄牛   泡沫   系列   泡泡   情感   港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