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杜・布哈里于周日逝世,享年82岁。他是尼日利亚仅有的两位既担任过军事统治者、又当选为总统的领导人之一(另一位是奥卢塞贡・奥巴桑乔)。他的两段执政时期都引发了不同的评价。
布哈里1942年12月17日出生,19岁时进入卡杜纳的尼日利亚军事训练学院,并曾在英国接受军事培训。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尼日利亚内战中,他作为少校参与作战,有记录显示他在战场上表现突出。
他早年参与过两次军事政变(1966年和1975年),这或许影响了他对权力的追求,并帮助他在军队和政府中晋升至高位。
他历任多个军职和政府职位,包括州长、联邦石油资源专员和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董事长。
1983年12月,以易卜拉欣・巴班吉达将军为首的军官发动政变,推翻了当时的民选总统,并任命作为政变策划者中最高级军官的布哈里为国家元首。
当时,许多尼日利亚人期望一位更有纪律性的领导人,布哈里也承诺做到这一点。
然而,他的军政府以严厉措施闻名,颁布了限制新闻自由的《公职人员(防止虚假指控)法令》(第4号法令)。该法令因其模糊条款而被批评为压制言论。
布哈里倡导的一些举措背后有其目的,例如管控媒体是其“反无纪律运动”的一部分,旨在为公共生活注入秩序。
他毕生强调打击腐败和倡导勤奋诚实,其反对者或许也承认这种需求的存在。然而,他的方式常被认为过度严厉。
布哈里政府与媒体及政治精英的关系疏远,使其未能充分了解民间的不满情绪。
1985年,当时的陆军参谋长巴班吉达发动政变推翻了布哈里,并在政变声明中称布哈里在国家重大问题上“态度过于僵化、不肯妥协”,这反映了当时部分民众的看法。
有关布哈里偏袒特定族群和亲信的指控在其执政期间及之后一直存在。
巴班吉达将布哈里关押了三年,布哈里对此难以释怀,视其为信任之人的背叛。
1994年,布哈里被当时的国家元首萨尼・阿巴查任命为石油信托基金(PTF)执行主席,该基金旨在改善国家基础设施。
有指控称布哈里对基金的日常运作监督不足。尽管没有证据表明他直接参与,但基金运营中出现了腐败问题,项目分配也被指存在地域倾斜,加剧了紧张关系。布哈里否认了这些指控,并强调其个人操守。
布哈里展现出对重返最高权力的执着,连续四次竞选总统(2003、2007、2011),最终在2015年成功当选。
他花了六个月才组建内阁,这为其八年执政定下了令人失望的基调。在此期间,尼日利亚面临多方面挑战:全国犯罪率上升,民众安全感下降;经济受安全威胁等因素影响而表现不佳。
尽管布哈里第一任期表现引发争议,支持率下降,他仍在2019年成功连任。分析认为几个因素促成了连任:现任优势、部分有权势的退役将领支持,以及反对派候选人未能有效说服选民其与前任有本质区别。
客观而言,治理尼日利亚复杂的民族和地区政治极具挑战性,任何领导人都难以解决所有问题。但布哈里拥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和初期的高度民意支持,其执政成效却未能满足多数期望,这使其政治遗产充满争议。
布哈里曾表示,1991年苏联解体促使他最终相信多党民主制度优于专制。我们无需怀疑他转变的真诚或其对国家的感情。
然而,他的政治生涯最终表明,良好的意愿和正直的宣言本身,并不足以确保成功的治理。
更新时间:2025-07-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