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游戏那点事 雀雀子
在距离首测半年后,《夜幕之下》迎来了它的第二次测试。

乍一听这个名字,你可能有点陌生,但一说它就是此前的《代号砰砰》,很多人就会反应过来:是那款“全员恶人”的女性向新游。
即便只是暂用名,《代号砰砰》这个略显神秘的名字也曾在玩家社群中引发过讨论,毕竟游戏可是有着引人遐想的“18+”分级,就让人不由得发挥想象了——“砰砰”到底是什么?是枪声上膛,是心跳加速,还是某些更为隐秘而不可言说的碰撞声?
随着游戏正式更名《夜幕之下》,我们终于看到了它的最终定调:“夜幕之下,欲望流动”。制作组用一个更具危险气息的名字,强化了它游走于明暗之间、危险欲望的叙事内核。
而“砰砰”到底是什么?你不会知道。夜就像一个帷幕,可以盖住许多秘密。
再看看今日发布的新二测PV,也进一步让我们感受到游戏对女性权力、欲望的深入刻画。
当前国内的女性向已经是高速增长的市场,各个产品在细分赛道上发力。以沉浸式恋爱为核心的乙游持续火热,换装品类也靠着技术进步越做越精致,还有小部分偶像养成类游戏,虽然规模有限,却也始终固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一片龙争虎斗的市场图景中,任何新作的入局都难免被视为一场冒险,《夜幕之下》选的还是和传统女性向氛围十分不同的“恶女”题材,更让人觉得它是在走一步险棋。
但游戏展现出来的潜力却非同一般。游戏首曝后没多久,双平台预约就破百万;

而之后首测一开启,在各大平台都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TapTap、好游快爆评分为9.4、9.6;抖音#代号砰砰#播放量1300+万……以至于延续到今天,有很多人已经明确了自己“一定会玩”、“就等开服”,要制作组“好好做”。

看完这一切,你或许会和我一样产生疑问:《夜幕之下》展现了什么不一样的光景?为什么能够引发如此多的讨论?更进一步来说,产品未来的潜力如何?是否能够维持住吸引来的这一批坚实的拥护者,成为下一个赛道长青爆款呢?
01
懂你XP
是《夜幕之下》最大的底气
在“女性向”这个标签下,《夜幕之下》搭建了一个不太寻常的舞台。我们在首测有过介绍,游戏背景设定类似架空的19世纪-20世纪的西方,时局动荡、黑帮火并,权谋与利益暗流涌动,玩家扮演的主角不是被保护的对象,反而是手握实权、发号施令的狠厉人物。
她一袭黑色礼裙,手持枪支,优雅而极具攻击性。由于走出了传统女性向主角的柔美框架,在当时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而到了这次二测PV,镜头则转向了展示主角如何与其他角色互动。很多玩家看完的第一反应都是惊讶:原来国产女性向里,也能出现这么刺激的关系描写。
说得更直白些,原来真的有作品,敢把“XP”表达得如此明目张胆。
最直观的就是人物设定,仅从外观上就能看到不少能触动玩家想象的细节。既有衣领微敞、露出锁骨和白皙皮肤的“长发美人”,也有“意义明确的特写”展示着角色鼻梁上的一点痣,让整张脸突然有了故事;

游戏在文化符号的运用上也颇为自由。象征精英主义的“红手套”,本人金发红眼,带着浓郁的欧式精英气息;“东南西北”身着中式服饰,胸口挂着珠坠和流苏,在西洋背景中勾勒出华商的轮廓。

除了在视觉元素上刺激到位,PV中展现出来的动作同样充满了暗示。用鞋尖轻轻勾蹭西装裤管,手指沿着杯口摩挲,以及脸颊微红、湿身躺在水中,都在试图呼应玩家心中那片不能言明的喜好。

当然,单看这些元素并不算很新鲜,不少作品都会用类似的做法来吸引玩家眼球,只是《夜幕之下》向下挖掘得更加深入。他们很明白,有时候“XP”并不单指某个设定或特征,也可以是一个特定的情境,一种微妙的关系,以及你在其中的位置。
游戏就是在视觉表象之下,构建起另一层对应的互动关系,这比单纯的视觉刺激更能让人细细品味。
譬如“礼物”这个角色,代号本身就已经暗示了他的定位,是被置于“物品”的位置,而由主角伸手拆开脖颈上丝带的动作,更强化了这种“所属”的意味。

配合台词可以看出更多画面之外的信息,加剧对“关系”的认知。比如“某某人”对着主角低声说“留下来”,当下挽留的情景以及他希望和主角待在一起的心理,我们可以联想到“忠犬”、“人夫感”这种关系;

“东南西北”的台词透露了商人本质,像是暗示他和主角之间不只是谈感情,还可能涉及利益,类似于“相爱相杀”、“相互试探”。
而如果他愿意为了主角放弃利益,那又成了“纯爱”、“不顾一切”的戏码。可供发散的角度非常多。
综合来看,整个PV没有特别复杂的分镜和内容,所有的重点,包括局部的身体特写,到台词细节、2D动效……各个方面组合起来,集中展示的都是玩家和角色之间多样化的关系。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这套多样化的关系体系不是空想,应该已经经过了探索与验证。
首测问卷中纳入了“Daddy”、“骨科”、“覆面系”等小众偏好,说明制作组应该早已有考虑这方面的人设,再从玩家反馈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

二测问卷则更有意思了,不仅细化的关系类型,而且还进一步讨论了角色之间复杂且丰富的情绪联系,从“阴湿占有”到“相爱相杀”,再到“暧昧拉扯”与“救赎治愈”......,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是大家想到的“XP”,都能找到对应选项,而这也最终很可能也会在游戏内看到。


《夜幕之下》捕捉到了女性玩家对“强人设+情绪共鸣”的核心诉求,不光清楚地知道她们要什么,也明白自己能做什么,并且兼顾了各个选项。随着后续内容的推出,玩的花样也越来越多,不难感受到制作组在其中投入的心思。
“懂XP”成为了《夜幕之下》最大的底气,也使其获得最初的口碑,但游戏得以进一步走红,除了“XP”的加持,或许也离不开它反传统的叙事特色。
02
一位“危险女人”开启的故事
近年来,各类文艺作品中的女主形象确实在不断进化,强调独立自主,打出“大女主”的宣传来吸引目光。但很多大女主叙事到头来还是落入了伪命题,有些女主表面风光,最后还是依靠男性解围;或是喊着搞事业的口号,主线仍困于感情纠葛。
《夜幕之下》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没有继续在“大女主”的框架里打转,而是打出“恶女”招牌。
所谓“恶女”,本质不是要追求多强,而是更忠于自己的欲望,并付诸行动。你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游戏主角不避讳暴力、不掩饰欲望的直白,所有情感都沦为她追求权力的附属品。

一方面,PV整体给到的感觉就是完全的女本位视角。四个男角色都放在了“被凝视”的位置上,而主角虽然不露脸,却无处不在。有时候她手脚出镜,以试探或沉默的姿态来表露她的主导地位,而作为扮演主角的玩家也是以同样的角度来观察角色。
目前应该很少有游戏能为玩家提供这样一个视角。《夜幕之下》颠覆了某些套路,主角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反而更具有主导的行动力。

女强本位的叙事主体与客体角色形成了强烈的碰撞,不仅强化了故事张力,更让玩家在过程中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掌控感与成就感。
另一方面,把视野放大到整个游戏,《夜幕之下》还在尝试反传统的女性权力叙事。
比如,题材上选择意式黑手党背景,但主角不是被动卷入斗争,而是主动入局,游走于帮派之间,为复兴家族步步为营。
在具体的剧情展开中,主角用异能、权谋与武力来主导每一次交锋,她会举枪明示主权,能精准找到每个人的软肋,迫使他们遵守自己定下的规则。序章里她怂恿乔伊亲手击毙敌人,用这种决绝的方式帮助对方斩断过去,自己则顺势坐上了领导者的位置。

主角不仅掌控着自己的命运,还能为他人提供庇护,再加上“恶女”人设的反传统形象,最终创造出的,是一个有欲望、有智谋的野心家。
如此直白地展现权力博弈,18+分级也是在所难免。
显然《夜幕之下》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也明确未来会带来怎样的内容。游戏目前较短板的战斗部分也仅属于操作和难度曲线上有些不合理,首测中并没有添加手动瞄准、掩体等便利性的设计。叙事节奏方面也有待加强,关键叙事篇幅和章节衔接之间有着一定程度的不匹配。
好在这块短板并不算短,其他长板又相当长。官方早在汇报中坦诚面对遗留问题,还专门开了一个玩家茶话会,明确了最新优化方向。见此举措,很多玩家基本没有什么不满的了。

03
从儿童乐园到“成人向”剧场
总之,在看过《夜幕之下》扎实的产品基础后,恐怕没有人会轻易把它排除在女性向牌局之外。
那么,究竟是哪支团队在做这款游戏?答案有些出人意料——公开信息显示,《夜幕之下》背后的“不眠夜工作室”,其实隶属于以儿童游戏起家的百奥游戏。
工作室采用“研运一体、自负盈亏”的运作模式,我们目前看到的PV和宣发素材,都是由这支年轻团队一点一滴打磨出来的结果。并且,在与用户进行“成人化沟通”之外,他们也懂得用更轻松的方式拉近距离。
比如说,他们就很擅长接梗。此前有玩家发现,PV结尾那句“我会开出一个他无法拒绝的条件”是化用了《教父》的经典台词“I'm gonna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而主角最后推出的邀请函上,印着的也正是“OFFER”一词。
这个双关梗迅速被玩家捕捉,戏称这是“西西莉亚家族BOSS直聘”。官方平时也顺势而为,在社区中着力刻画一个“现代化黑手党职场”的情景:流出的“西西莉亚家族内部会议记录”做得像一份飞书文档,与会成员有头像、有昵称,个人资料里还挂着可点击的蓝色链接。

轻松幽默的尝试下,很多玩家因此对百奥游戏有了一些新看法。
事实上,百奥的底蕴可能比很多人想象中更厚实。官网信息显示,旗下的百田是经典页游主体,天梯是手游发行主体,ubeejoy是海外发行主体;此外还有多个并行子工作室,专注各自擅长领域的游戏品类研发。
今年,百奥新的总部大厦已在广州竣工。虽然在公众视野中显得低调,但这份低调并不意味着停滞,内部很可能正经历着更新换代。
通过旗下的新品可以看出,百奥新一代的研发团队普遍年轻化,他们带着新想法,敢于跳出传统框架。“脑浆炸裂工作室”如此,“不眠夜工作室”作为其中的代表也是如此,从精准的XP洞察,到和玩家进行平等、高效的沟通,确实都是新一代创作者的特点。
这样的《夜幕之下》所能激发的期待,自然远非寻常可比。
04
是的,你可以主导一切
那么,除了产品之外,我们还能在《夜幕之下》身上看到什么?或者换句话说,《夜幕之下》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或许可以说,它给当下的女性向赛道带来了另一种可能:一种大胆的、不循规蹈矩的表达,以及一种更真实的欲望叙事。
在某个品类逐渐成为市场主流的同时,许多细分的用户需求其实被忽略了——不是不存在,而是缺乏足够认真的回应。而《夜幕之下》所做的,正是走进那片被忽略的地带,坦然说出:是的,你可以主导一切。
即便这个领域的用户基数未必庞大,但只要站稳后持续地表达,就有机会通过长线运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话语阵地。这比起一味挤进红海、重复他人走过的路,或许是一条更清醒、也更具潜力的路径。
目前,《夜幕之下》才刚到二测PV的时间节点,未来的路还很长。优化空间固然存在,玩家也仍在观望。但至少,在“女性向游戏还能怎么走”这个命题面前,它已经给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回应——不是标签化的“女性向”,而是真正把掌控权交到玩家手中。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