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鼓山发现南宋题刻!作者的妻子上过《国家宝藏》

福州鼓山灵源洞又有摩崖石刻新发现。近日,福建省考古研究院文博研究馆员高健斌等学者在灵源洞附近,发现一处宋代篆书摩崖石刻。高健斌介绍,该宋代摩崖石刻在学界研究中记载为《赵与遗等题名》,此前被认为是鼓山已遗失的57段石刻之一。8月7日中午,海都记者经鼓岭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指引,在灵源洞位于龙头泉往石门的山路上,寻找到该段石刻。石刻位于山道侧裸露石壁的最左侧,风化较为严重,亦陡峭难以接近,非经指引极难分辨。

题刻位于龙头泉往石门的山路上,如不接近仔细看,很难发现

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福州摩崖石刻研究专家黄荣春所著《鼓山摩崖石刻(增订本)》载,该石刻内文为“赵与遗德远、与驹致远、与骏称德、与倯君茂,黄迈节甫,林仍祖贯道,王有凤德说七人同登是山,时淳祐己酉重阳前六日称德篆识之”。这是赵与遗、赵与驹、赵与骏、赵与倯,及黄迈、林仍祖、王有凤在鼓山“到此一游”,并由赵与骏书写的篆书题刻。

说到赵与骏,大家可能颇为熟悉。他是此前因央视《国家宝藏》而大火的“南宋一姐”黄昇的丈夫,红遍全网的“黄昇的衣柜”正开自这夫妻俩在福州的合葬墓。赵与骏与赵与遗、赵与驹、赵与倯都是当时的宋室后裔,秦王赵德芳的十世孙。写下这段题刻时是南宋淳祐己酉年(1249年),后据史载,赵与骏在这一年去世了,年仅27岁。

灵源洞位于鼓山涌泉寺东香炉峰山谷深处。此处非洞,而是在亿万年前的造山运动中,山体断层下挫,撕裂出的一道从峰谷北端向南由小至大,深约10米的山涧,气候阴凉宜人。这里毗邻涌泉寺,高僧云集,又有许多故事传说,人文氛围浓厚。在已有记载的680余处鼓山摩崖石刻中,灵源洞的石刻最为密集。从历史渊源来看,福州东郊一带曾是百姓春耕秋收的主要农耕区域,当地官员会在农忙时节视察农事,关注播种情况与秋收前景。视察结束后,官员们便会登上鼓山祈福,并在山上留下墨宝,成为此处早期的石刻印记。赵与骏写下这段题刻之时,亦正知连江县。

鼓岭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去除此处灰土青苔,对新发现题刻进一步清理描红,让这处“赵与骏手迹”重现光彩。

来源:智慧海都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历史   福州   南宋   宝藏   妻子   发现   作者   国家   石刻   摩崖   石门   篆书   管委会   连江县   宋代   秦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