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康康
体操世锦赛开幕前夕,雅加达上演惊人一幕!印尼政府强硬拒绝以色列运动员入境,即使国际体育仲裁法庭也无力干预。
这下,东京奥运会自由体操金牌得主阿尔特姆·多尔戈皮亚特和他的队友们,彻底没有了前往雅加达的机会。
此事一出,在国际上掀起了一阵舆论风暴,当体育的“无国界”理想,撞上现实主义的主权,印尼这次拒绝以色列运动员参赛的行为,究竟合理么?
要说这事根本就是“对事不对人”,印度尼西亚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含糊,这次拒签,完全是其一贯外交政策的直接体现。
早在10月初,法律与人权部长尤斯里尔·伊赫扎·马亨德拉就已放出风声,透露了拒签的意向,这背后,是总统普拉博沃的直接指令。
印尼的立场清晰得像一条红线:在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国之前,两国之间不存在任何外交可能。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这么干了。就在2023年,印尼因为同样的原因,被国际足联剥夺了U20世界杯的主办权,随后又退出了沙滩运动会的举办。
所以,当以色列方面将此事告到体育仲裁法庭时,印尼官方的回应显得底气十足。他们早已为这场法律纠纷做好了全面准备,并宣称将“有尊严地”应对任何上诉。
作为全球最大的穆斯林国家,这一决定在国内获得了高度一致的支持。雅加达市长普拉莫诺·安努恩直言不讳,以色列运动员的出现恐怕会点燃公众的怒火。
而最有影响力的伊斯兰教士理事会更是公开赞扬政府,称其“捍卫了正义”。总统在联合国的发言中谴责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也进一步强化了国内的凝聚力。
对于多尔戈皮亚特本人来讲,出生在以色列这么个国家,多少有点“倒霉”了。作为东京奥运会的冠军,他本来是要争夺世锦赛卫冕冠军荣誉的,可现在,他的训练都显得那么讽刺,因为他所做的一切,注定无法在雅加达的赛场上呈现。
对于他和另外5名队友而言,这不仅是错过一场比赛,而是四年心血的瞬间蒸发,是所有努力的付诸东流。
以色列体操协会秘书长萨里特·谢纳尔的话语里充满了无奈,她说运动员们“内心的伤痛难以平复”。就这样,一场地缘政治的博弈,最终的祭品,是这些将青春和汗水都献给体操的个体。
多尔戈皮亚特的缺席,不仅是他个人的巨大损失,也直接改变了整个赛事的竞争格局。自由体操项目的精彩程度和竞争强度,可以说因此大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本次世锦赛还是2026年青年奥运会的资格赛之一,这扇大门的关闭,影响的是更长远的未来。
他们不是没有抗争。以色列方面迅速向体育仲裁法庭提起上诉,指控印尼严重违反了体育中立原则,要求法庭立即采取措施,无论是取消赛事、推迟举办,还是更换地点。谢纳尔期望,一个强有力的裁决至少能起到威慑效果,避免未来再有运动员沦为政治的牺牲品。
面对这场风波,本应扮演“裁判”角色的国际体育组织,却显得进退失据。国际体操联合会(FIG)起初曾信誓旦旦地发函,承诺会保证所有运动员的参赛权,其中就包括以色列代表队。这给了运动员们一线希望。
然而,当印尼政府的强硬态度摆在台面上时,FIG的支持便悄然撤回了。他们的理由听起来很现实,也很无力:我们无法强制一个主权国家发放签证。
这句解释的背后,是更深层的经济考量,雅加达为了这次赛事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临时更换主办地所带来的严重经济损失,是FIG无法也无意承担的。
最终的希望落在了体育仲裁法庭身上。人们期待这个体育界的“最高法院”能主持公道。可是在10月14日,就在赛事开幕前夕,CAS的裁决给了以色列方面最后一击:以“缺乏管辖权”为由,驳回上诉。
这个裁决本身,并没有评判印尼的行为是对是错,但它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体育仲裁的权力,无法触及国家主权的边界。
这无异于为未来“政治干预体育”的行为,打开了一个无法关闭的缺口。一位欧洲体操协会的负责人曾感叹:“体育应该是桥梁,而非高墙。”但在现实面前,这句美好的愿景显得如此苍白。
雅加达体操世锦赛最终还是如期举行了,只是参赛国家的名单上,永远地少了以色列。这场赛场外的风波,标志着所谓“体育中立”原则的一次重大挫败。它证明了体育不仅无法脱离政治,甚至可能成为国家表达政治立场最优先、最直接的展台。
只是当运动员的个人梦想与国家的政治原则持续角力,国际体坛又该如何寻找新的平衡,来保护那片赛场的纯粹性?
更新时间:2025-10-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