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茶
2025年3月9日,中国在能源科技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西北师范大学联合无锡贝塔医药,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碳-14核电池“烛龙一号”。
这款被誉为“千年电池”的核电池,寿命可达50年,能量密度是传统锂电池的十倍以上,并且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稳定供电。
它的问世不仅打破了国际核电池技术垄断,也为医疗、物联网、航空航天等多个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能源解决方案。
中国向全球宣布:又一张国家名片诞生!该技术全世界只有中国拥有!

“烛龙一号”核电池的核心优势,源自于其使用的碳-14放射性同位素。碳-14作为自然界存在的元素,其半衰期长达5730年,这意味着它可以在极长的时间内持续释放能量。
传统电池主要依靠化学反应产生电能,而碳-14核电池通过放射性衰变,产生稳定的电子流,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池续航时间短的问题。
与锂电池相比,“烛龙一号”的能量密度达2200mWh/g,是锂电池的十倍以上,同时能量转换效率突破8%,远高于普通锂电池1%至2%的水平,使其在微型能源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

在技术实现方面,西北师范大学科研团队克服了高比活度碳-14源制备的难题,确保了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而不会产生过多热量。同时,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的优化,使得电池在-100℃到200℃的极端温度下依然能够稳定输出电力。
这一突破,使“烛龙一号”成为理想的极地科研、深海探测和太空任务的能源解决方案。
科研团队在碳-14同位素的提纯方面达到了99.9997%的纯度,大幅提升了核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此外,通过结构设计优化和材料改进,电池的放射性屏蔽和能量转换得到了有效平衡,确保了在医疗和家庭应用中的安全性。

相比传统钚-238核电池,碳-14核电池不仅寿命更长,而且成本仅为钚-238的1/20,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这成本优势,加上长寿命和高能量密度,为未来核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可能。
同时,“烛龙一号”还具备微型化潜力,可以用于便携设备、智能传感器和微型医疗设备等领域,极大扩展了其应用场景和市场潜力。
技术突破,标志着中国在核电池微型化和长寿命电源领域,实现了世界领先,也为全球能源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烛龙一号”核电池的诞生,不仅是技术突破,更将推动多领域产业变革。在医疗领域,传统植入式设备如心脏起搏器、人工耳蜗等的续航问题长期困扰患者。
多数设备需要每5至10年更换电池,不仅手术频繁,还增加了风险。而“烛龙一号”核电池寿命高达50年,可显著减少手术次数,为患者带来更安全、长期的生活质量保障。
随着脑机接口等高科技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稳定长寿命电源的需求愈加迫切,“烛龙一号”提供了完美解决方案。
在物联网领域,尤其是偏远地区和极端环境下的传感器网络,“烛龙一号”的优势更加明显。

传统电池在沙漠、极地或森林环境中更换成本高、维护困难,而核电池可以长期稳定供电,实现几十年的持续运作。这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也显著提高了数据的连续性和精度。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使用“烛龙一号”供电的传感器可以长期收集气候、生态和水文数据,为科研提供可靠数据支持,推动智能农业、生态保护等应用的发展。
航空航天领域同样是核电池的重点应用方向。深空探测任务对电源的稳定性和寿命要求极高,传统钚-238核电池成本高且辐射风险大。而“烛龙一号”低辐射、高寿命、耐极端环境的特性,使其成为深空探测器理想电源。

未来,搭载“烛龙一号”的探测器有望持续运行多年,甚至执行超远距离任务,如穿越太阳系边界,探索人类未曾触及的宇宙深处。可以说,“烛龙一号”不仅满足了医疗、工业和科研的电力需求,也将推动新一轮能源与科技产业革命,为全球产业升级提供动力。
“烛龙一号”在国防、无人机、海洋探测和极端环境工作设备等领域,也具备应用潜力。长期稳定、免维护的特性,使其在长期监控、无人作业和边远地区能源供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随着商业化推进,核电池有望进入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终端等民用市场,开启全新的能源应用场景。

“烛龙一号”的成功问世,不仅代表技术突破,更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核电池领域,实现了领先地位。此前,核电池技术长期被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垄断,中国在微型核能应用方面一直受制于人。
而“烛龙一号”实现了自主研发,打破了国际垄断格局,展示了中国在前沿能源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实力。
西北师范大学的科研团队在碳-14高比活度源制备、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优化、放射性屏蔽设计等多方面取得技术突破,解决了核电池长期以来的性能、寿命和安全瓶颈。

在成本控制方面,“烛龙一号”通过碳-14原料低成本、高纯度提纯以及生产工艺优化,使核电池成本远低于传统钚-238核电池,为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随着产能提升和规模化生产推进,核电池未来有望大规模进入医疗、工业和科研领域,甚至在家庭和智能设备市场实现普及。
项目纳入国家新能源战略,并获得甘肃省“强科技”专项扶持。这意味着中国不仅在科研层面取得突破,也在战略布局上形成全球领先优势。
未来,核电池技术的发展不仅是能源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推动中国在全球能源科技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为全球能源格局带来深远影响。

“烛龙一号”碳-14核电池的诞生,是全球能源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不仅解决了电池续航、能量密度和极端环境适应性的问题,更为医疗、物联网、航空航天等行业提供了革命性能源解决方案。
这一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实现自主研发,彰显了中国在前沿能源科技的创新能力与战略眼光。
随着核电池逐步商用化和微型化,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款“千年电池”将成为未来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撑力量,为全球科技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