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邑发力,石家庄国际陆港跻身国家战略:石家庄逆袭之路

#我爱石家庄


关注斗恩担仇带给你不一样的思路和视角



随着中国中西部内陆地区开放需求的增长,2011年3月19日,重庆开通首列“渝新欧”班列,标志着中欧班列正式诞生。随着2013年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欧班列从地方项目逐步升级为国家战略载体,并获得强力政策支撑。2016年6月8日,中欧班列统一品牌正式启用,班列开行数量大幅增加,其间,在地方政府的努力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武汉、成都、西安、郑州等城市也分别开行了中欧班列,共同推动了中欧班列的网络成型,国际陆港的建设也应运而生。





当很多城市依托政策红利与先发优势迅速构建起国际物流通道之时,由于地方产业结构规划建设和政策等原因,石家庄中欧班列的开通和国际陆港建设相对滞后了,对外贸易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很多货物需要转运至郑州、西安发运,不过随着国家优化京津冀区域开放布局,石家庄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座历史上的商贸枢纽终于重新焕发生机,2018年6月,石家庄国际陆港专用线开通,石家庄中欧班列(“石欧班列”) 正式开行,首趟班列满载着河北本地的机械配件、轻工产品等货物驶向欧洲,标志着石家庄正式接入中欧班列物流网络,也开启了高邑县承载陆港建设、助力区域开放的新阶段。





石家庄历来是燕晋咽喉南北通衢的重要枢纽,改革开放初期又自然形成辐射三北的商贸聚集地,时至今日,高邑完美地承接了石家庄这一区位优势,县域内拥有“两高两道两铁”,京港澳、衡昔两条高速保障公路快速通达,107、339两条国道在县内纵横交汇,而京广高铁、京广铁路纵贯南北并分别设站成为了高邑打造国际陆港的关键,从而使高邑天然成为坐拥亚欧大陆桥东、中、西通道的京津冀重要节点。





还有就是高邑县早于2014年就启动物流产业专业化布局,2014年5月,亿博基业集团旗下河北远鹏物流有限公司在陆港规划区域注册成立,随即与北京铁路局合作,按“现代化商贸物流基地”定位推进园区整体规划;2015年,集团核心项目冀中南智能港正式立项施工,这标志着高邑物流从“零散探索”转向“规模化建设”,重点搭建铁路货运、大宗商品仓储配送体系;2017年,高邑进一步对接省市规划,以该项目的成熟设施为基础,主动申报“石家庄国际陆港”选址,最终凭借成熟的物流设施和产业基础成为陆港落地的核心承载地。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石家庄国际陆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荣誉。它已建成京津冀地区最大的陆港型物流枢纽,拥有功能线4条、作业线6条,建成35万平方米标准化仓库、26万平方米汽车中转基地等,场站年作业能力达3650列,作业量475万吨,位居京津冀首位、全国前列 。




在中欧班列开行方面,石家庄国际陆港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2018年开行3列,2020年开行100列,2021年开行177列,2022年开行310列,2023年开行318列,2024年开行839列,位居华北区域第一,全国第十 。截至2025年9月21日,石家庄国际陆港中欧班列年度已开行753列,其中去程300列,回程453列,位居全国第九位 。目前,石家庄国际陆港拥有8个出境口岸、18条国际线路,实现了每月28列的图定化运行,业务覆盖52个国家和地区 。




同时,石家庄国际陆港还探索出多元化的物流运行模式,以适配不同货物运输需求,除了中欧(中亚)班列模式,还与天津港合作开通了“一单到底”铁海联运班列,实现了与五大世界海运巨头的合作,通达全球200多个港口 。除此之外,链接“八纵八横”铁路网,辐射京津冀全域的“+石欧”国内班列模式,实现了与国内主要陆港的互联互通,让石家庄国际陆港成为“北粮南运”的重要枢纽,2024年为河北107个特色产业集群降低物流成本超3亿元。为了应对一些小批量的紧急订单,吸引更多的国际汽运车辆在此集结、组货,带动对外贸易、商贸物流等产业聚集,近日,石家庄国际陆港还新启动运营了全省首个跨境公路运输集结中心,为全市发展枢纽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石家庄国际陆港还建成了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京津冀地区唯一内陆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实现了“保税物流”“保税仓储”“中欧班列+保税贸易”等多种功能要素叠加,极大地降低了企业成本 。



伴随运营能力提升,石家庄国际陆港的国家定位与功能持续升级。至2024年,石家庄国际陆港先后荣获全国一级铁路物流基地、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试点城市、全国第三批二手车出口业务地区、全国首批5A级陆港企业、保税物流中心(B型)与“京津冀唯一内陆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和定位,2025年1月3日,获批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全面跻身国家战略层面陆港枢纽,成为河北省唯一入选的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石家庄国际陆港能够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离不开高邑县委县政府的全方位保障、深度参与与大力支持。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为破解陆港建设初期的体制机制瓶颈,高邑县委县政府积极主动对接,于2023年5月推动组建由中外运河北、河北省物流产业投资、石家庄市交投、河北万高实业、河北陆港建设集团五方参与的河北省国际陆港有限公司,形成“央企参与、国资主导”的运营模式,全面负责陆港的投、建、管、运工作 。仅两年就实现资产总值近13亿元,解决了陆港建设初期的资金与运营能力问题。



在政策支持方面,高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频繁赴省进京,积极争取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等核心政策资质,同时还积极与省市发改、商务部门对接,增加班列图定计划,使石家庄国际陆港中欧班列图定计划由原来的每月24列增加至28列 。



在资金保障方面,高邑县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障陆港建设需求,2023年完成土地征收1800亩,争取专项债券资金6.81亿元,2024年将陆港纳入国家“两重”建设范围,获批超长期国债资金9.58亿元,2025年计划为陆港6个重点项目继续争取超长期国债 ,持续为陆港扩能提供资金支持。





在服务与营商环境优化方面,高邑推动陆港发展服务办公室与运营公司同楼办公,实现政企沟通“零时差”;高邑县数政服务中心入驻跨境电商大楼,设立外籍商务人员签证邀请函专窗,提供“一站式”代办转报服务,为企业手续办理、国际经贸交流创造便利条件。


此外,高邑县还实施人才引进倾斜政策,安排全县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年轻干部到陆港工作,并定向引进一批金融、保险、物流等陆港发展急需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


依托现有基础与国家级定位,石家庄国际陆港的未来发展路径更趋清晰,展望未来,石家庄国际陆港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它将充分发挥二连浩特中通道作用,谋划开通石家庄-二连浩特-乌兰巴托等线路,推动石家庄国际陆港成为俄蒙资源进入东亚市场、中国制造深入欧亚腹地的双循环支点 。同时,石家庄国际陆港还将用足用好国家和省级各项利好政策,启动铁路场站货运能力提升项目,全面提升箱位能力、联运能力和吊装能力 。



对高邑县而言,陆港带动的粮食、汽车、盐化工等链式产业集群,将推动其从“农业小县”向“物流强县”转型,带动就业与经济增长;对石家庄市而言,陆港作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将助力其打造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提升省会城市的辐射力与影响力;对京津冀地区而言,陆港通过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功能,可整合区域外贸资源,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的核心纽带,为北方内陆地区开放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石家庄样本”。

关注头条号斗恩担仇@斗恩担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财经   石家庄   高邑   战略   国家   国际   中欧   物流   高邑县   枢纽   河北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