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从美洲掠夺十万吨白银、数千吨黄金,为何接连八次破产?

西班牙16世纪站在了世界权力的巅峰,靠什么?十万吨白银、数千吨黄金,全是从美洲殖民地掠来的。帝国土地横跨欧亚非三洲,海军自称“无敌舰队”。但这位“全球首富”,却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内,破产八次,彻底跌落神坛。问题出在哪?

金子到手了,却变成了通胀;白银堆满国库,国家依然举债度日。金银堆成山,财政却塌了底。要弄清这场盛极而衰的悲剧,得从一场场战争、一笔笔账、一个个决策里看破玄机。

从查理五世的“圣战”野心,到荷兰人的起义反击,再到西班牙国内制造业的全面萎缩,每一个细节都在说一个事实:钱不是财富,治国才是。

金山不治国,金子也能变毒药

1530年代,查理五世站在马德里王宫中,手握来自美洲的金银账本。

黄金每年进账三吨,十年后飙到二十五吨;白银以吨计,以船装,年年翻倍地往西班牙涌。这些数据,全由塞维利亚海关清点存档,并登记纳税。这些黄金白银,仅合法入账的,就高达数千吨。

但当查理五世在位的四十年间,西班牙财政三度出现崩盘边缘。因为掠夺来的黄金白银,并没有进入生产环节,而是直接流入战争机器。

1535年,他对奥斯曼帝国发动突袭,资金全部从新大陆调拨。随即又卷入与法国瓦罗亚王朝的长期争夺战,战线横跨意大利、荷兰、中欧。战争年度预算超出殖民收益42%,直接依赖外债。

1547年,西班牙军费开支突破年财政总收入的两倍,仅用于支付驻军薪资的预算就占去财政一半。军队从美洲调来的银船抵达后,在港口停留不到一周,即被中央财政征调清空。

这笔账还没算完。宗教战争开销无底洞。查理五世出兵德意志,镇压新教诸侯。仅1546年施马尔卡尔登战役,西班牙投入重型火炮476门,兵力8万人,粮饷开支占到当年黄金总收入的84%。而这场战役的直接军事成果,仅是暂时控制德意志南部三省。

1548年,西班牙首次宣布债务违约,欧洲各地金融家立刻中止放款。“全球最富国家”在金银滚滚的年份破产了。三年后,查理五世退位,遗下的,不是稳定的基业,而是一个财政赤字扩表的帝国。

腓力二世继位时,继承的不只是帝国,更是一个负债累累的账本。他没有减少支出,而是加倍扩张军备,发动远征英格兰的“无敌舰队”。1588年,这支舰队在英吉利海峡全军覆没。耗资相当于五年美洲白银进口额的海军化为乌有。

1589年,腓力二世向欧洲信贷机构宣布“临时冻结支付”。这是第二次国家破产,距离第一次才过41年。

而此时,西班牙白银进口量正处于高峰期。问题从不在金银数量,而在花法失控、政务腐败、决策脱离民生。黄金不是问题,思维才是毒药。

荷兰点火,一把烧穿西班牙财政底裤

1567年,腓力二世派阿尔瓦公爵率领一万兵马,入驻尼德兰。任务很明确:用天主教“圣裁”,平定荷兰人的叛乱。公爵抵达布鲁塞尔,第一件事是在市中心广场处决加尔文派贵族,建立军事法庭,执行征税命令。

次年,成立“除暴委员会”(Council of Troubles),史称“血腥委员会”。此机构六年间处决至少3000名尼德兰地方官吏和贵族,搜刮巨额财产充作战费。

1572年,荷兰起义全面爆发。起义军利用水利工程之便,在莱顿打开堤坝,引水灌城,将西班牙军逼退。西班牙军被迫在全境建立驻军点,导致军费再次膨胀。

1576年,驻尼德兰西班牙军队因欠薪哗变,安特卫普被洗劫,史称“西班牙狂暴”。阿尔瓦公爵被召回,尼德兰正式脱离控制。

1579年,北方七省签署《乌得勒支同盟》,宣布独立。两年后成立“尼德兰联省共和国”。

整个尼德兰战争(1568-1648年)耗时80年,投入兵员超过40万,直接财政支出逾四千五百万比索。这还不包括利息、军火、维稳费用。

在这段时间内,西班牙四次宣布国家财政重组:1575年、1596年、1607年、1627年。平均每20年破产一次。

尼德兰起义不仅切断西班牙最富庶的税源区,也揭示了一个制度毒瘤:战争支出只增不减,而财政制度不改一分。

税收不覆盖军费,解决方案竟然是不断加税。问题是,贵族不纳税,教会不纳税,纳税的只有底层农民和中产商人。经济的基底被抽空,导致金融系统无法自我修复,财政成为无底黑洞。

每次战争升级,必定对应一次白银海运;每次海运之后,通胀即起,银价跳涨,民生受挤压。财政压力,不是战争带来的,而是制度无法吸收战争成本的直接反应。

金银流入,制造业流出,国家自己挖空了地基

1600年,法国驻西班牙大使在马德里写下备忘录,称这个“头号君主国”落后法国两个世纪。

不是骂人,这是实情。17世纪西班牙,人口下降、农业荒废、工业凋敝、运输瘫痪、商业崩塌。

黄金白银进来,却没进工厂,而是进了贵族的金库,和军官的薪资袋里。贵族用金子买意大利丝绸,教会修神学院、盖教堂,皇室开设宫廷宴会。全国没有一条贯通交通主干的水路,也无系统性运输网络,商品流通依赖人力驿站。

同时期的荷兰,开始用西班牙战争中搜刮的战利品发展金融与造船,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建立于1602年,世界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东印度公司”亦在此成立。

西班牙没有一家制度化金融机构,白银过手即花,财政存量为零。1607年,西班牙第五次国家破产。

到1647年,第六次破产。1679年,第七次。1684年,第八次。

从1600年到1700年,这个曾经控制美洲半壁江山、坐拥全球金银最大产地的帝国,八次破产,逐渐从霸主跌至边缘国家。

根本原因?制造业空心化,财政依赖殖民收益而非内生增长,制度僵化,贵族享特权,民众遭重税,社会结构压垮财政结构。

金子只是工具,不能替代制度;白银只是货币,不能支撑治理。西班牙的例子,说明一国之盛,不在地广物博,而在人民富足、制度稳健、产业强大。帝国的灭顶之灾,不是打仗输了,而是国家从未真正治理过自己。

参考资料

“欧洲霸主”西班牙帝国是如何衰落的.澎湃.2016-01-29

在金银财宝中衰落的殖民帝国.大科技.2022-12-06

从财政上分析西班牙的衰落.风闻网.2019-06-12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9

标签:历史   美洲   西班牙   黄金   帝国   财政   战争   国家   金银   荷兰   贵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