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连抛3820亿美债,准备动真格,巴菲特清空中企股票,信号特殊

中美关系的池水,看似平静,其实早就暗流汹涌,就在这个秋天,中国连续第四个月减持美债,总额换算下来高达3820亿元人民币,创下16年来最低持仓纪录。

与此同时,老谋深算的巴菲特突然“挥泪斩马谡”,彻底清空了持有17年的比亚迪股票,一边是国家层面的资本撤离,一边是市场大咖的果断退出,这两记“重拳”打在了全球市场的敏感神经上。

这不是巧合,而是信号,是那种不说话但眼神里写满了“我准备好了”的信号。

资本先动手:中方减持美债与巴菲特清仓的“默契时差”

别看动作一个来自国家、一个出自个人,但它们的指向出奇地一致,对风险的再评估。

先说中国减持美债。从5月起,中国已经连续四个月减持,总计257亿美元,累加起来,这波减持的总额达到了3820亿元人民币,换句话说,美债已经在中国的外汇储备中悄然“瘦身”,这不是一次性甩卖,更不是市场情绪的短期波动,而是系统性的战略调整。

中方在优化外汇结构,开始向黄金、欧元、日元等非美币种配置,目的是降低对美元的高度依赖。

而美元的问题,已经不是新闻,美国财政赤字持续扩大,国会内斗不断,债务上限谈判一次比一次惊险,美元信用的“金边”在全球金融市场眼中早就开始掉色,中国这波操作,其实是给自己的“外汇安全网”打补丁。

就在大家还在研究美债图表的时候,巴菲特那边也动手了,他彻底清仓了比亚迪,自2006年买入起,这可是他持仓时间最长的中资股之一,而且还一直盈利,退出的时点,恰恰踩在中美新能源竞争加剧的节点上。

别忘了,特朗普回来了,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限制也回来了,电池、稀土、电动汽车,几乎没有一个能逃过政策“聚光灯”。

所以,巴菲特这次退出,不只是“赚够了”,而更像是在给中美关系再升温的风险贴标签,即便比亚迪基本面依旧扎实,但政策的不确定性,已经开始让资本“用脚投票”。

这两件事的时间点几乎重合,性质却一个是国家级别的外汇策略,一个是百年投资机构的持仓调整,但它们的共识是,风向变了,资本最先嗅到味道。

市场的反应也很诚实。美债收益率短期波动,比亚迪股价回调,新能源板块承压,全球媒体纷纷解读这两起事件背后的“预警信号”,把它们看作是中美经济互动模式正在生变的前奏。

谋定而后动:中美战略互动的“新战术”

要理解这两记资本动作背后的“剧本”,得把镜头拉远一点,中美经济已经从过去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走进了一个“你走你的阳关道,我找我的独木桥”的阶段。

中国减持美债,不是为了搞某种“脱钩”,而是在为自己留条退路,美元霸权曾经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定海神针,如今却变成了高风险资产,美国的财政赤字像开了口子的水桶,不停地往外漏,而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又反复无常。

在这种不确定背景下,谁还敢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

中方的策略是稳,一边加大对黄金等实物资产的配置,一边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从中亚到东盟,再到非洲,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用人民币结算贸易,这背后就是对美元体系“另起炉灶”的现实需求。

而美国这边,自从特朗普回锅之后,政策风格更是“直来直去”,关税工具、产业链限制、对中企的投资禁令,一样没少。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的代表,自然首当其冲,巴菲特虽然不说政治,但投资人最怕的就是政策“黑天鹅”,撤出比亚迪,也许不是因为不看好这家公司,而是因为不想被政策误伤。

这就是中美现在的状态,合作有,但不再是无条件的;竞争在,但不再是明牌的,企业在其中抢生存空间,资本在其中调风险结构,这不是“脱钩”,更像是“重新配比”。

更深层次的变化,是资本逻辑的转向,过去,投资人看的是利润,今天他们得先看“政治气压”,地缘博弈成为资产配置的前提条件,美中关系紧张,就算你财报亮眼,也可能被资本冷落。比亚迪的遭遇,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风向已变:全球秩序的“微调时代”

如果把中国减持美债和巴菲特清仓看作一场小型地震,那这场震动反映的,其实是全球经济大厦地基的轻微松动。

美元的地位,正在经历“慢性动摇”,不只是中国在减持,欧盟、印度、巴西、阿联酋等国家也在降低美元资产的配置比重,这不是“反水”,而是风险对冲,大家都明白,美元虽强,但美国的财政状况实在靠不住,谁都不想在下一次“债务上限危机”中当冤大头。

于是,新的选项开始浮出水面,数字货币、区域结算系统、与黄金挂钩的贸易框架,全球金融体系正在“去美元化”,但不是一刀切,而是逐步疏离,就像你不再每天吃米饭,但冰箱里还是会留点白米,以防万一。

供应链的逻辑也变了,过去是哪里便宜去哪买,现在是哪里安全去哪建,新能源汽车行业最能说明问题,中美在电池技术、供应链主导权、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较量,正在重塑行业标准,中国企业在技术上不断突破,美国则在政策上加码设限。

这场技术与政策的博弈,已经让全球车企不得不“两头下注”。

而中国的角色,也在悄然转变,从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秩序的“主动建设者”,亚投行、金砖机制、本币结算合作,这些不是用来“挑战”谁的,而是用来防止所有人被一个国家的政治风向影响命运。

当然,未来的路依旧复杂,中美之间不会完全“翻脸”,但也不再“勾肩搭背”,各种小摩擦、小博弈会持续上演,但合作的窗口也还在打开,比如绿色科技、数字贸易这些新领域,可能反而成为“新缓冲带”。

信号已经摆在桌面上,不必等谁宣布,这一轮资本动作,不是情绪,也不是偶然,而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冷静应对,从美债到比亚迪,从国家到个人,资本已经开始重新布局,在这种变局里,谁能率先调整节奏,谁就能在新游戏中占得先机。

中美关系虽然暗流涌动,但真正懂棋的人,永远不会只看眼前一步,风雨将至,聪明人已开始换伞。

参考信息:

投资17年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南方都市报2025-09-23 07:06

7月中国减持美债257亿美元,持仓创16年最低——观察者网2025-09-19 08:44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财经   动真格   中方   信号   股票   中国   中美   美元   资本   美国   新能源   政策   全球   中美关系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