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造”钢丝挺起世界第一高桥“脊梁”

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建成通车。 新华社发

  早报9月30日讯 9月28日,举世瞩目的贵州花江峡谷大桥通车运营,这座“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超级工程巍然屹立于云贵高原之巅,以桥面距水面625米的惊人高度和1420米的主桥跨径,刷新了世界桥梁跨径与高度的双重世界纪录。青岛西海岸新区企业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特钢”)凭借其新一代绿色工艺超高强度缆索用钢,为这一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支撑,再次彰显中国制造的科技实力与全球竞争力。

“硬核科技”托起“钢铁脊梁”

  花江峡谷大桥作为世界第一高桥,面对花江峡谷复杂地质条件和极端气候挑战,对缆索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提出极高要求。青岛特钢科研团队突破技术瓶颈,创新研发超高强度桥梁缆索盘条,通过精确调配合金成分和创新优化控轧控冷工艺,使盘条在热轧状态下具备优异的高强塑性,从源头降低能耗与碳排放。该技术制成的桥梁缆索强度更高,单丝承载力强劲,能够轻松承受巨大拉力,确保大桥在强风、重载等严苛环境下的安全稳定。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共采用2根主缆,每根由217股索股组成,单股含91根直径5.7毫米的高强钢丝,近4万根钢丝总长度达9.3万公里。青岛特钢与客户协同创新,从原材料研发到缆索制造各环节紧密合作,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保障了这条关键“生命线”的超高强度性能。

助力更多“大国重器”崛起

  近年来,青岛特钢始终坚持技术创新、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成功开发高强度、超高强度桥梁缆索用钢,解决“卡脖子”难题。为开发高强度、超高强度桥梁缆索用盘条,青岛特钢先后自主创新设计建造了国内首条离线等温热处理线(QWTP)和国内独有的在线等温热处理线(QM),开发了1960MPa—2200MPa强度级别桥梁缆索用盘条,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超越。目前,公司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张靖皋长江大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并为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特钢产品。

  花江峡谷大桥的顺利通车,不仅是人类桥梁建设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更是中国钢铁工业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以绿色制造引领未来的精彩诠释。青岛特钢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企业将以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助力更多“大国重器”崛起,为人类文明贡献中国钢铁的力量。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郭念礼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科技   青岛   脊梁   钢丝   缆索   大桥   强度   桥梁   峡谷   贵州   国家   助力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