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二十四节气】立秋中医养生指南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转折点。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李研提示,此时暑热未散,秋燥初显,中医养生需顺应“养收”原则,以润燥养肺、健脾祛湿、调和气血为核心,从起居、饮食、情志、运动等多方面调整,为秋冬健康奠定基础。

一、起居调养:顺应阳气收敛,防寒护肺

立秋后昼夜温差增大,起居应遵循“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原则:

(一)睡眠调整:建议晚9-10点入睡,早5-6点起床,既可顺应阳气收敛,又能舒展肺气,减少血栓风险。

(二)防寒避湿:避免空调直吹或夜间贪凉睡地板,室内空调温度不宜低于26℃,尤其需保护肩颈、腹部,防止寒湿入侵诱发关节痛或感冒。

(三)着装原则:初秋气温波动较大,宜“薄衣多层”,遵循“凉而不寒”原则,适度“秋冻”以增强耐寒能力,但心脑血管疾病及关节病患者需谨慎。

二、饮食养生:滋阴润燥,少辛多酸

立秋饮食以“清补润燥”为主,兼顾健脾和胃:

(一)润肺防燥:多食银耳、百合、梨、蜂蜜、莲藕等白色食物,可滋阴生津;推荐药膳如百合莲子银耳粥、杏仁扁豆粥,润肺止咳。

(二)少辛多酸:减少葱、姜、辣椒等辛味发散之物,适量增加苹果、葡萄、乌梅等酸味食物,收敛肺气,缓解秋燥。

(三)健脾祛湿:暑湿未退时,可饮用三豆汤(绿豆、赤小豆、黑豆)或薏米山药粥,利湿健脾胃。

禁忌:忌过食西瓜、冷饮等寒凉之品,以防损伤脾阳;慎用温补,避免“虚不受补”。

三、情志调摄:宁神敛志,疏解悲秋

秋季肺气主令,易生悲忧情绪,需注重心理调节:

(一)情绪管理:多参与集体活动(如登山、绘画、听音乐),保持心境平和;常笑宣肺,缓解气机郁滞。

(二)自然疗愈:清晨或傍晚散步,接触草木清新之气,疏解“悲秋”情绪;避免独处过度思虑。

(三)穴位辅助:按揉内关穴(腕横纹上三指)、太渊穴(腕前区),每日3-5分钟,可安神定志。

四、运动养生:温和微汗,宣肺强体

运动宜选择强度适中、动静结合的项目:

(一)推荐项目:太极拳、八段锦、慢跑等,每次30-60分钟,以微汗为度,避免耗气伤津。

(二)特殊功法:练习“缩身拱背式”(跪坐俯身、脊柱拱起伸展),通过呼吸与动作配合,调和阴阳、增强肺功能。

(三)注意事项:避开正午高温时段,运动后及时擦汗补水,可饮用淡盐水或米汤补充电解质。

五、经络与药膳调养:冬病夏治,润燥固本

立秋是“冬病夏治”延续期,可结合食疗与经络调理:

(一)穴位保健:按摩四缝穴(手掌第二至五指掌面中点),每日10-20次,助消化、化积滞;艾灸足三里、关元穴,温补脾肾。

(二)药膳推荐:

黄精枸杞汤:黄精10g、枸杞10g煮水代茶,补肝益肾,适合秋季虚劳者。

雪梨山药粥:梨、山药、粳米同煮,滋阴润肺,缓解口干咽燥。

六、特殊人群调养建议

老年人:饮食低盐低糖,监测血压血糖;晨起可饮用温姜枣茶,防寒护阳。

脾胃虚弱者:少食多餐,避免生冷,常饮陈皮山药粥健脾胃。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注重保暖防寒,可贴敷肺俞、大椎穴,增强肺卫之气。

七、结语

立秋养生重在“润、收、敛”——润燥以养肺阴,收敛以防耗散,敛志以安心神。通过饮食润补、起居防寒、情志调适及适度运动,可有效缓解秋燥、增强体质。需注意个体差异,湿热体质者宜侧重祛湿,阴虚者加强滋阴,必要时咨询中医师辨证调理。

(注:文中药膳及穴位疗法需结合体质,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建议遵医嘱。)

【本期专家】

李研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 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专业

擅长领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8年,在肝病的预防、诊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很深的造诣,对脂肪肝、各型肝炎、肝硬化、肝癌、腹水、黄疸等肝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医治疗急性突发传染病,尤其是新冠肺炎治疗,坚持一线工作,应用中医辨证论治,一人一策,个体用药,取得很好疗效。对于失眠、咳嗽、腹泻、腹胀、消化不良、肝郁、眩晕、月经不调、多汗、不孕不育等内科杂证,也有较好疗效。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专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多次荣获沈阳市中医工作先进个人、沈阳市优秀青年中医师荣誉称号。

来源: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9

标签:养生   立秋   节气   中医   指南   沈阳市   中医师   滋阴   山药   药膳   起居   辽宁省   中医药   肝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