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刘静怡)铁路餐饮迎来新国标。9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公告,
发布32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2项标准修改单,其中包括《铁路旅客列车餐饮服务卫生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铁路旅客列车餐饮的采购、食品安全控制等作出多项规定。《规范》明确,铁路旅客列车餐饮服务主要包括三类餐食:一是餐车内现场加工餐食;二是铁路旅客列车配送的餐食;三是铁路旅客列车网络订餐食品。
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截图
“火车上买的盒饭有安全监管要求吗?”“在高铁上点的外卖吃出问题怎么办?应该找谁?”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注意到,此前,铁路餐饮安全话题曾引发许多网友讨论,“售卖过期食品”“高铁盒饭霉变”等话题也让不少人开始关注铁路餐饮的安全问题。
9月26日,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刘少伟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相较于普通餐馆,铁路餐饮因其运营环境的特殊性,在食品安全管理上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与更高的要求。
“难点首先体现在极其严苛的储存与运输条件上。列车车厢空间狭小、环境波动大,对食品的温度、湿度控制提出了极高要求。无论是冷链保鲜的即食食品,还是需要热链配送的餐食,如果在运输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极易导致微生物滋生,从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刘少伟强调。
此外,列车上的厨房操作区域局促,加工设备相对简易,这大大增加了食品交叉污染的风险。原料的采购、清洗、加工等环节一旦把控不严,在列车上很难进行二次处理和补救,因此对上游供应商的资质和品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此次发布的文件对铁路旅客列车餐饮的采购、运输、加工、储存全链条进行了规范。采购方面,《规范》提出,餐车所用原料、半成品、成品的采购应建立统一采购、统一进货制度,按照国家食品安全规定查验相关证明文件并建立供应商档案。针对铁路配送的餐食,《规范》要求必须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对于众多旅客青睐的网络订餐食品,除要求其供应商也应具备合法资质并通过现场评价外,加工制作应在列车到站前1小时开始,餐食种类应符合铁路餐饮特定要求。铁路旅客列车自收到网络订餐食品后,应在30分钟内将食品送至旅客。
“《规范》的重要性在于,它为铁路餐饮的全流程管理提供了强制性的、统一的技术规范。其中,运输存储环节的温控标准和加工操作环节的卫生规范是落实的重中之重,有助于从根本上杜绝储存不当、操作不规范引发的安全隐患。”刘少伟表示。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