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静默革命,一份刚刚发布的权威报告揭开了这场变革的序幕。
10月13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发布了我国首份《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报告(2025年)》,彻底颠覆了以GDP论英雄的传统城市评价体系。
在这份被业内视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体检表”的评估中,北京、深圳、上海分别以85.1分、82.5分、81.4分位居综合排名前三。更令人惊讶的是,杭州、济南、天津、广州、南京、成都、武汉跻身前十,而济南的强势崛起和深圳的全面逆袭,成为最大亮点。
01 城市评价大革命
这份报告不同于任何以往的城市排名,它首次构建了衔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我国城市工作最新国家政策的综合性评价体系。
报告通过了90项实操指标对36个国内主要城市开展评估。
评估维度全面围绕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要求展开。
这意味着,城市发展不再只看经济总量,而是综合评价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这套体系,为城市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02 深圳的全面逆袭
在本次排名中,深圳的表现尤为抢眼。深圳是唯一一个在六个细分指标全部进入前10的城市。
报告指出,深圳在创新城市方面科创策源力突出,高新产业集聚,全链条创新生态成型。
在宜居城市方面,山海连城贯通城市生态脉络,推进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美丽城市方面,深圳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升,环境治理能力不断跃升突破。
深圳的文明城市评价同样亮眼——志愿精神蔚然成风,市民素养不断提高。
03 济南的意外崛起
此次排名最大的黑马非济南莫属。济南综合排名高居全国第5,而2024年其GDP仅排名全国第18位。
这一结果展现了城市发展中的一个新趋势:所有默默无闻的努力,最后都会被看见。
济南的崛起证明了城市发展不再仅仅依赖经济总量,而是在高质量发展下的综合能力比拼。
04 各维度城市表现
在创新城市测度方面,北京、深圳、上海领跑,技术创新力与成果转化力表现优异。
美丽城市测度结果令人意外——贵阳、长沙、深圳表现亮眼,水体洁净度高、人居环境整洁,生态优势更加凸显。
智慧城市测度方面,北京、上海、武汉优势明显,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普及,5G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扎实。
在宜居城市前10强中,青岛、重庆、海口、贵阳、福州跻身其中,且青岛排名高居第3位。
韧性城市建设方面,我国城市呈现“整体欠佳,局部较弱”特征,所有城市的共性短板集中在公共服务和医疗服务方面。
05 成都的得失之间
成都在此次排名中位列第9,在近期多个榜单中,这是成都综合排名较少跌出前五的案例。
报告指出,成都市综合发展指数得分77.9分,呈现“社会保障凸显、部分领域待优化”的特征。
成都在宜居城市、美丽城市、韧性城市、文明城市四个测度均跻身前十。但在创新城市、智慧城市测度,排名未能靠前。
具体来看,成都公共服务均等化,绿色消费、循环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但在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应对气候行动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06 报告的时代意义
这份报告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城市发展评价进入了新阶段。城市竞争已经从“硬实力”扩展到“软实力”比拼。
报告揭示了一个重要趋势:超特大城市需要更为关注在GDP之外的城市“软环境”的发展水平。
在宜居城市和美丽城市两项指标中,分别有5座和6座在综合排名10名之外的城市跻身其中。
这证明了许多中小城市在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已经超越了一些超大城市。
从国际大都市到宜居小城,中国城市正在寻找自己的独特发展路径。深圳的全能表现、济南的黑马崛起,以及成都、西安、贵阳等在细分领域的出色成绩,共同描绘出一幅中国城市多元化发展的新图景。
这份报告不再用单一尺度丈量所有城市,而是让每座城市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