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拼多多百亿补贴界面,53度飞天茅台单瓶1745元的标价晃得人眼晕——要知道三年前,这瓶酒的市场价曾冲到3800元,堪比不少人一个月的房租。有人说这是电商玩的流量噱头,有人断言白酒行业要变天了。但当价格从“硬通货”跌成“日常价”,藏在数字背后的,是比“降价”更刺骨的行业真相。
先别急着骂“流量套路”,这场价格雪崩早有伏笔。最致命的炸弹藏在仓库里:如今市场上流通的飞天茅台库存,已经超过了过去3年的总和。前几年茅台价格疯涨时,不少人把它当成“中国版黄金”囤货待涨,小经销商凑钱压货,投机者成箱抢购,甚至有人把房产证抵押出去炒酒。可当2025年政务消费新规落地,哪怕公务用酒占比已不足1%,也戳破了“越囤越赚”的泡沫,投机者仓皇抛售,库存大山瞬间压垮了市场。
电商看似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实则只是加速了真相暴露。拼多多的百亿补贴、直播间的“清仓吆喝”,本质上是传统经销商的求生之举——为了回笼现金流,不少人只能低于成本价抛售,平台趁机补贴引流,形成了“低价循环”。但这绝非单纯的流量游戏,那些“1400元秒杀”的套路背后,是900天存货周转天数的行业困境,是小经销商“归零”离场的无奈。当90%的库存都压在经销商手里,“求着客户买酒”成了常态,所谓的“流量玩法”不过是被动的自救。
比起价格下跌,更值得警惕的是行业逻辑的彻底反转。曾经撑起茅台价格的“投资+社交”双轮,如今全在失速:商务宴请用酒中白酒占比首次跌破50%,年轻人宁愿喝奶茶也不碰白酒,18-25岁消费者占比仅11%。与此同时,100-300元价格带的白酒增速最快,50元左右的光瓶酒一年涨了40%,洋河、伊力特都在押注这个赛道。这哪是简单的“降价”,分明是消费市场用脚投票:当“面子消费”退潮,“好喝不贵”才是硬道理。
茅台自己早就看懂了这场变革。从茅台冰淇淋到酱香咖啡,再到加快官方直播建设,本质上都是在剥离“金融属性”,回归饮用本质。就像行业分析师说的,现在的价格下跌,其实是白酒“去泡沫”的必然过程。那些还在囤着老酒等涨价的人,恐怕没看清:消费已经进入“三理性时代”——喝酒的量、花钱的数、选酒的标准,都在回归理性。
1700元的飞天茅台,既不是流量游戏的终点,也不是行业洗牌的结局,而是一个时代的句号。它告别了“炒酒致富”的疯狂,也提醒着所有品牌:再牛的招牌,也扛不住脱离消费本质的泡沫。
如今再走进烟酒店,老板不会再吹嘘“酒比钱值钱”,而是会告诉你“这款低度酒年轻人爱喝”。或许这样的白酒市场,才更健康。你觉得茅台还能回到3000元时代吗?#茅台酒降到多少钱,你会去购买去喝##茅台酒#
更新时间:2025-10-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