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
2. 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发展前进的过程。
3. 面对问题,要有正确的大局观,保持战略清醒,坚持战略思维、底线思维。
4. 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
5. 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
6. 困难就困难嘛,什么时候没有困难?
7. 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
8.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从不惧怕问题,反而把敢于正视问题、主动寻找并善于发现问题作为衡量一个政党的治理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尺。
9. 问题具有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倘无强烈的危机意识,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看不到问题,则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10. 看待问题,要有正确的历史观,保持战略自信,坚持历史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
11. 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信心不动摇,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就一定能够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12.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1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1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宝贵精神财富。
15. 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就以深厚的家国情怀著称于世。
16.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仅是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我们今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17.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精神脊梁。
18.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在敌人和压力面前绝不屈服的精神,形成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观。
19. 岳飞“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即便深陷困境仍矢志收复山河;文天祥留下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一身忠骨慷慨赴死;谭嗣同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悲壮豪迈,为变法图强甘愿献出生命……这种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前赴后继、死而后已的精神,根源于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气节基因。
20.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为争取国家自立自强而顽强斗争的精神支柱。
21. 中华民族在长期生存发展中砺炼出无所畏惧、刚健有为的民族血性,谱写了积极进取、奋斗不止的壮丽史诗。
22. 班超投笔从戎,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果敢,重塑大汉坚固边疆;刘裕率领北伐大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纵横中原,收复失地;郑成功不惧狂风恶浪,“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挥师东渡收复台湾……中华大地上“一时多少豪杰”,中华儿女血脉中涌动着民族血性的基因。
23.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是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的恒久动力。
24. 中华民族自古就不乏目光高远的有识之士和铁肩担当的栋梁之材。
25.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以十三载栉风沐雨凿通九川;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以世代接力叩石垦壤撼动山岳;张骞持节出使西域,“风沙霜雪十三年”,历经“城郭山川万二千”终穿越万里丝路……他们的成功,源于深植心底的信念基因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26. 当今中国,长风破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27. 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
28. 伟大抗战精神内蕴的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我们民族血性和勇气的鲜明体现。
29. 回望来路,抗战的硝烟已经远去;瞻望前方,伟大抗战精神光芒如炬。
30.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31.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
32. 感悟历史,讴歌真诚,始终是社会关注的话题;净化心灵,启迪思想,也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
————来源于人民日报2025.06.27
特别说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