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数博会】“一带一路”国际循环经济组织荣誉主席廖奇为:通过技术创新突破算力、存力与运力瓶颈

8月29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一带一路”国际大数据产业发展学术交流暨“数智赋能新时代·共同富裕向未来”交流活动上,“一带一路”国际循环经济组织荣誉主席、国际科学院院士廖奇为作主旨演讲。

他指出,“数据链”正成为全球万物互联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当前共建“一带一路”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亟需通过技术创新突破算力、存力与运力瓶颈,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数据链命运共同体”。

在AI芯片领域,廖奇为重点介绍了其院士团队研发的六大核心芯片技术:RPP存算一体可再构芯片在能耗和集成度上显著优于国际同类产品,能耗仅为英伟达GPU的1/3;万兆级IP传输芯片解决了8K超高清视频传输瓶颈,已通过国家广电总局认证;5G局域解决方案和RedCap物联网芯片为万物互联提供底层支撑;77GHz相控阵传感芯片实现了小型化雷达感知,在低空经济和智慧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3D堆叠算存芯片突破“内存墙”和“功耗墙”难题,能耗降低95%以上。

针对低空经济发展,廖奇为分享了两个产业化项目:一是低空经济数据链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为政府提供空管数字化管理平台;二是新能源大功率运力系统,具备长航时和水路起降能力,已在部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入应用。

在空天技术领域,院士团队开发了高中低轨搭配的卫星互联网系统,传输速率达500Mbps,有效解决地面基站不足地区的通信覆盖问题,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可靠的通讯保障。

廖奇为还展示了AI 3D数据化技术的创新应用,通过将二维数据转化为三维模型,在医疗诊断、灾害预警、智慧农业等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该技术已与多家医疗机构合作,开发出三类医疗器械产品。

最后,廖奇为提出“一带一路”数智创新三级跃迁路径:通过基础跃迁、产业合作跃迁到民心相通的跃迁,依托中国数字底座实践和自主芯片技术,帮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跨越数字鸿沟。他建议构建“一带一路”科创服务平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依托国际院士智库的产学研转化能力,推动创新成果在相关国家落地生根。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韦寒

编辑 罗昌

二审 杨唯

三审 胡丽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科技   运力   技术创新   瓶颈   荣誉   主席   组织   国际   廖奇   芯片   数据链   院士   低空   国家   技术   领域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