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目前来看,在反美这件事上,果然还是只有我们和俄罗斯、朝鲜、伊朗等寥寥几个国家可以坚持到底。
一觉醒来,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再一次取得胜利?
不仅27个国家要对美国的工业品零关税,甚至还有一个国家要跟随美国的脚步对华加征关税。
但无论如何,我们的立场不会改变。
对于全球的贸易变局,我们早有高招。
2025年8月27日,欧盟突然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将在本周末前紧急推动立法程序,取消所有对美国工业品征收的关税。
假如立法通过的话,这意味着欧盟27个国家将完全对美国的工业品开放市场。
甚至不客气地说,欧盟可能会就此沦为美国的“经济殖民地”。
但欧盟还是这么做了,因为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要求。
特朗普开出的条件是:只有欧盟先取消这些关税,美国才会把欧盟汽车出口到美国的关税从现在的27.5%降到15%。
欧盟汽车出口对欧盟经济来说非常重要,光是德国一个国家,在2024年就向美国卖了价值349亿美元的新车和零部件。
为了尽快办成这件事,欧盟甚至决定跳过常规的“影响评估程序”。
这个程序本来是欧盟立法前必须做的,用来分析政策调整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
但这次欧盟顾不上这些了,直接加速推进。
说实话,欧盟也挺无奈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承认这个决定“对美国更有利”,但欧盟还是选择接受,因为他们觉得给企业一个稳定的贸易环境更重要。
除了工业品,欧盟还准备给美国的海产品和农产品降低关税。
比如取消对美国龙虾征收的8%关税,这个优惠还会扩大到加工过的龙虾产品。
2024年美国向欧盟出口了3895吨龙虾,总价值9250万美元,关税取消后这些产品在欧盟市场会更有竞争力。
欧盟还承诺在2028年前从美国购买7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和60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芯片,并在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
作为交换,美国同意从9月1日起对部分欧盟商品实施优惠税率,特别是那些美国本土无法生产的自然资源产品。
欧盟这么做其实可以理解。
一方面汽车产业是欧盟的经济命脉,特别是德国的汽车工业雇佣了大量工人,特朗普的高关税已经让这些企业苦不堪言。
另一方面,欧盟在安全防务上还需要依赖美国,虽然不像日本韩国那样完全依赖美国驻军,但北约的存在让欧盟在贸易谈判中不得不考虑军事同盟关系。
这种经济和安全捆绑的现实,让欧盟难以强硬地维护自己的贸易利益。
然而同样面对美国压力,墨西哥的选择就让人难以理解了。
就在欧盟宣布让步的同一天,彭博社等媒体爆料:墨西哥政府计划在9月8日提交的2026年预算提案中,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涉及汽车、塑料制品和纺织品等多个领域。
虽然具体税率还没公布,但墨西哥总统辛鲍姆所在的政党在国会拥有绝对多数席位,提案通过的可能性很大。
墨西哥给出的官方理由是“防止中国补贴商品扰乱市场”,但这个说法站不住脚。
因为中国的商品早就过了需要补贴的阶段,而是靠完善的工业链和极高的性价比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
真正原因其实有三点:
第一,特朗普政府从年初就开始不断施压,要求墨西哥配合美国一起对中国加征关税,甚至威胁说中国商品会通过墨西哥“绕道”进入美国;
第二,墨西哥想用这个举动换取美国在其他关税问题上的让步,目前墨西哥出口美国的汽车要交25%关税,金属类产品关税高达50%;
第三,墨西哥国内制造业就业在2024年减少了1.6%,政府想借关税保护本土企业。
不过墨西哥政府还是给自己留了退路的。
这个关税提案是放在2026年预算里的,真正实施最早也要等到明年1月。
而目前中美贸易战暂停期只到11月上旬,如果中美能在未来三个月内达成协议,墨西哥这个加税计划可能根本不会执行。
这种“看风向”的做法,反映出墨西哥既不敢违抗美国,又不愿彻底得罪中国的矛盾心态。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
中国对墨西哥的做法反应非常明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早就警告过:中方尊重各国与美国谈判解决分歧,但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换取美国让步。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中方必将采取坚决、对等的反制措施。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今年8月中旬,中国已经对加拿大油菜籽实施了反倾销措施,这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谁跟风美国打压中国,谁就会付出代价。
中国和墨西哥的贸易关系其实相当紧密。
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94亿美元,中国是墨西哥第二大贸易伙伴,墨西哥则是中国在拉丁美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国主要向墨西哥出口电子元件、厨房用品和汽车零部件,从墨西哥进口石油、医疗设备等产品。
墨西哥如果真对中国加税,等于在自己最重要的贸易关系上“捅刀子”,这种自损八百的做法确实不太明智。
就在墨西哥摇摆不定的时候,澳大利亚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与中国合作的好处。
当地时间8月27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出席一场峰会时表示:
“中国在不会对澳大利亚利益和价值观造成威胁的情况下,取消了所有的对澳反制和贸易壁垒。每一艘由澳大利亚港口前往中国的船只都是区域共同体的胜利。”
显然,澳大利亚总理能这么说,就是在中国获得了相当大的好处。
比如中国前段时间刚刚取消了对加拿大的油菜籽大单,转手将其送给了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实际上,中国的崛起对全球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也就只有美国这种霸权主义国家,才会秉持零和博弈,一味打压中国。
回头看看全球贸易局势,三种不同的应对方式带来三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欧盟选择向美国妥协,换来了汽车关税降低,但牺牲了贸易政策的独立性;
墨西哥试图两边讨好,结果可能两头落空还面临中国反制;
澳大利亚坚持与中国平等合作,既扩大了出口又稳定了市场。
这些案例生动说明了一个道理:在全球化的今天,贸易保护主义只会让所有人受损,而平等互利的合作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短期内看似让美国“赢了”,但这种胜利是脆弱的。
当欧盟跳过法定程序仓促立法、当墨西哥被迫调整关税左右为难、当各国供应链被迫重组推高成本,全球贸易体系的根基正在被动摇。
而中国一边对跟风施压的国家果断反制,一边与澳大利亚等国深化合作,这种“双轨并行”的策略反而为世界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不靠胁迫靠协商,不搞对抗搞合作。
毕竟历史早已证明,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光明。
大家对此是怎么看的,欢迎在评论区说出自己的看法。
——THE END——
参考资料:新浪财经——投降了?曝欧盟将“跳过”正常程序,紧急立法取消所有美国工业品关税!
华尔街见闻——报道:欧盟本周将提议削减美国关税,以满足特朗普的要求
观察者网——扛不住特朗普压力,墨西哥要对中国出手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