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的教训,给中国提了个醒:一旦台海爆发冲突,务必死守3处

叙利亚这个国家,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但冲突这方面,叙利亚可是十分有经验的。

总面积大概18.5万平方公里,跟中国江苏省差不多,在2011年内战爆发之前,人口有2300万左右,资源不多不少,靠点石油还能过得去。

按当时的数据,每天石油产量大概38万桶,虽然比不上沙特、伊朗那种大国,但基本能自给自足,还能出口赚点外汇。

地理位置更是关键,夹在伊拉克、土耳其、黎巴嫩、以色列、约旦中间,正好卡在中东的十字路口,是典型的战略要道。

但就是这么一个位置重要、资源尚可、人口适中的国家,在十多年里被战争撕碎了,不仅经济崩盘,粮食和能源也断了根,最后连政权都被赶下台。

2024年底,反对派拿下大马士革,阿萨德家族几十年的统治就此终结,到了今年,整个国家还在废墟上挣扎重建,局势依然紧张,联合国那边多次发出警告,说叙利亚经不起再一次动荡。

这个过程里,叙利亚到底是怎么一步一步掉进深渊的?看清楚这个轨迹,对任何国家来说都不是戏言,尤其对中国来说,台海局势不稳已经不是新闻,如果真有“突发情况”,那叙利亚的这条路就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我们必须吸取的现实教训。

叙利亚的崩塌,不是一天造成的,但2011年那个春天确实是一个转折点,当时中东范围内爆发“阿拉伯之春”,从突尼斯烧到埃及、利比亚,叙利亚也没能独善其身。

德拉市几个学生因为在墙上写了几句反政府标语被逮捕,当地人开始抗议,一开始只是要求放人,但政府的反应非常强硬,直接出动安全部队镇压,结果民众越聚越多,抗议的范围也从德拉扩展到了霍姆斯、哈马、大马士革等大城市。

到了2012年,反对派武装开始成型,成立“自由叙利亚军”,拿起武器开始反抗政府军,叙利亚政府控制力迅速下滑,一些边远地区被反对派拿下,有些地方甚至变成了极端组织的地盘。

这个时候,外部势力也开始介入,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支持反对派,俄罗斯和伊朗则站在政府一边,2015年,俄罗斯派出空军直接参战,帮助政府军守住大马士革和沿海心脏地带,战争持续到2024年,打了十几年,国家基本被打烂了。

他们最先出现的是粮食问题,战前叙利亚北部的哈塞克和拉卡省是主要的粮仓,占了全国粮食产量的大部分,2010年时,叙利亚每年能生产五百多万吨粮食,基本自给自足。

但从2012年开始,这些地区就陆续被反对派和库尔德武装控制,政府彻底失去了主要农业区,再加上灌溉系统被炸毁、农民逃亡、农业专家流失,粮食产量直线下降,到2020年,只剩不到三百万吨,基本一半都没了。

后来几年旱灾又加剧,干旱从2006年持续到2011年就已经让很多农村破产,战后更是雪上加霜,时至今日,叙利亚粮食供应问题依然严重,联合国数据显示,全国有超过一半人口长期缺粮。

能源方面的崩盘也很典型,叙利亚石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早期产量还能支持国内用油和一定出口,但从2013年开始,很多油田被极端组织占领,尤其是“伊斯兰国”控制时期,很多油井都不是毁了就是被非法贩卖。

政府军想收回这些地区非常困难,等到俄罗斯和伊朗帮忙,虽然打回了一些地盘,但油田设备已经损坏严重,到2024年,叙利亚石油日产量只剩8万桶左右,只够维持基本用油,根本谈不上出口。

天然气方面更麻烦,本来叙利亚在战前刚刚开始开发天然气,也建了一些发电站,但战争中很多设备被炸毁,天然气供应中断,大量发电厂停摆。

首都大马士革和其他城市每天停电几个小时成了常态,影响了工厂运转和居民生活,能源的崩溃直接导致工业瘫痪,很多企业干脆关门,失业率飙升。

2011年叙利亚的GDP有600亿美元左右,还有旅游业、石油出口带动,大马士革、阿勒颇这些城市过去还有不少外国人去旅游,历史遗迹也多。

但战争一爆发,旅游业直接归零,外资全撤走,工厂被炸,商店关门,银行关闭,货币贬值,到了2020年,叙利亚GDP只剩120亿美元左右,到2024年也没恢复多少,整个经济回到了三十年前的水平。

这其中,制裁是一个极大的压力,西方国家对叙利亚政府的制裁从2011年开始逐步加码,尤其是美国的“凯撒法案”,对所有与政府有经济往来的个人和企业都实行打击,很多国家也因此不敢给叙利亚提供援助或投资。

能源无法出口,换不到外汇,连最基本的药品、医疗设备都难以采购,医院缺药、学校关门、公共交通瘫痪,成了叙利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而且,叙利亚人口流失非常严重,根据联合国数据,大约有600万人逃到国外,分散在土耳其、黎巴嫩、约旦、德国等国家,还有几百万人在国内流离失所,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被彻底打乱,劳动力严重短缺,对重建也造成了长期影响。

到了2024年12月,反对派在短短十天内发动攻势,拿下了首都,阿萨德政权倒台,到2025年,叙利亚进入过渡期,联合国派出代表协助稳定局势,库尔德武装控制了东北部地区,反对派联盟掌握实际政权。

表面上战争结束了,但宗派分裂、经济废墟、基础设施瘫痪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联合国在2025年6月发出警告,说叙利亚如果不能保持稳定,随时可能再次陷入混乱。

这个过程里,有几个问题特别值得中国参考,第一是粮食。叙利亚战前粮食自给,但战争一来,主要产地丢失,灌溉系统损坏,农民逃走,粮食供应线断裂,最后只能靠联合国的救济粮勉强度日。

中国虽然粮食产量高,但也有短板,比如大豆和玉米依赖进口,一旦台海发生冲突,航道受影响,粮食进口可能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守住耕地、保住产能、建好储备系统,不能有丝毫马虎。

第二是能源,叙利亚能源本来勉强够用,但一旦油田被控制,石油和天然气都断了,发电厂停电,工业停摆,民生难保。中国每天原油进口量也很大,能源安全问题同样存在风险。

好在中国已经在搞能源转型,比如发展新能源、建设国家电网、布局海外油气资源等,这条路需要继续走深走稳,不能掉以轻心。

第三是经济,叙利亚经济结构不够多元,过度依赖石油和旅游业,出了问题就无力应对,中国经济体量大、产业链全,是一个优势,但也不能忽视供应链的安全。

疫情时咱中国能够率先恢复生产,就是因为内需够大、制造能力强,但如果台海出现大规模冲突,外贸受限、制裁来袭、关键零部件进不来,对经济冲击也会很大,所以,稳定内需、加强自主研发、提升核心技术能力,是必须要做的准备。

其实不管什么时期,粮食、能源、经济这三个底盘,都是必须要稳住的,叙利亚的教训,是写在现实中的一课,不是历史书上的“案例”。

做好万全准备,才能从容应对任何挑战。

#头条媒体人计划#


参考资料:

叙利亚局势还隐藏着哪些危机,2020-08-27,人民网

专家:叙利亚局势突变给中东地区带来更多不稳定性,2024-12-09,北青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0

标签:财经   叙利亚   台海   中国   教训   冲突   大马士革   反对派   联合国   粮食   能源   石油   国家   库尔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