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后,养心养寿是人生最深的智慧!您认同吗?


老班长们及老战友大家好请阅读点赞分享

退休后(尽管男女年龄有别),但都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它不是终点,也不是新的起点,而是一次对自我、对生活、对命运的重新审视。这个年纪的人,早已不再是那个为理想而热血沸腾的少年,也不是那个为事业而奔波不息的中年人,而是开始学会在生活的褶皱中寻找平静,在命运的潮汐中守住内心的光。

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身为学者,以学为命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在《临江仙·送钱穆父》中写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他五十多岁时,曾历经贬谪、失意、沉浮,最终在晚年回归内心的宁静。他明白,真正的幸福不在外在的荣华,而在内心的从容。退休之后,我们更需要的,是像苏轼那样,学会与自己和解,与命运和解。

养心,是退休之后最重要的修行。

《庄子·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五十岁后才真正悟道,他不为世俗所困,不为名利所动,最终在《齐物论》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哲学思想。他明白,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外在的追求,而在于内心的自由。退休之后,我们更需要这样的智慧:放下执念,不被外界所扰,活出真正的自己。

养寿,不仅是身体的保养,更是心灵的滋养。

《黄帝内经》中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段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长寿不仅在于养生,更在于养心。退休之后,我们更应懂得“心安即是福”,不为外物所动,不为琐事所扰,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养心养寿,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养生”的终极智慧。

古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到了退休之后,已经历了太多,看透了太多,便更应懂得“养心”为本。《论语》中孔子说:“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对人生境界的深刻体悟。退休之后,我们不必再强求什么,而是要学会顺其自然,养心养寿,活出一份从容与自在。

退休之后,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阶段。

它不再需要追逐,而是需要沉淀;不再需要炫耀,而是需要内观。养心养寿,不只是养生之道,更是一种人生哲学。正如古人所言:“心静自然凉”,在岁月的沉淀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安宁与自在,才是真正的长寿之道。

退休之后,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阶段。它不是中年危机的代名词,而是人生智慧的觉醒。我们开始懂得,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内心的安宁;真正的长寿,不在于活得久,而在于活得透。

所以,退休之后,不妨试着养心,养寿,养一份内心的从容与淡定。不为别人活,只为自己的心活着。这,才是人生最深的智慧。若所见略同请点赞分享!

我的老班长们都在阅读点赞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2

标签:美文   养心   智慧   人生   内心   长寿   逆旅   从容   养生之道   命运   黄帝内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