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到人吃人:苏联用饥饿灭绝乌克兰

原创 杜群帅 上海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政权要想灭掉一个民族,不一定用子弹、坦克,甚至不需要集中营或毒气室,有时只要通过制造一场大饥荒就足够了?

上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对乌克兰就干了这样的事。他们用最冷酷、系统的手段,把几百万乌克兰人活活饿死。

这场大饥荒,被乌克兰人称之为“以饥饿杀死”。但它的真正含义,不止于用饥饿杀死乌克兰人的身体,更是杀死他们的意志、语言、历史,乃至整个民族的存在感。

可是,问题来了,苏联为什么要对乌克兰下这么毒的手?

乌克兰短暂独立过,而这就足以让苏联恨上一辈子

要搞懂乌克兰大饥荒这件事,我们还得把时间拨回到一战结束那几年。

1917年,沙皇倒台,俄国革命爆发。乌克兰人趁乱宣布独立,成立了“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不仅真的独立了,还一度统一了原属俄国和奥匈帝国的乌克兰地区。

可以说,那是一次真正的民族独立。乌克兰不仅有自己的军队,还有外交和政府体系。

但好景不长,不到一年时间,苏联红军南下,迅速侵略、吞并了乌克兰。到1922年,乌克兰被彻底并入苏联,成了“加盟共和国”。[1]

然而,所谓加盟,不过是一种讽刺。表面上是共和国,实质上没有半点自治权,一切听命于莫斯科。


可是,乌克兰人没那么容易被驯服。他们搞文学、办学校、发展乌语电影,甚至在乌克兰共产党内部还有人公开喊出,“我们要离莫斯科远点。”[2] [注 1]

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他们搞起了民族复兴运动,有思想、有组织,还有群众支持。

当时的苏联掌权者斯大林对这一切看在眼里,表面不动声色,但心里却早已把乌克兰视为定时炸弹。他知道,要是放任不管,苏联迟早出现问题。

于是,他起了杀心。但不是用枪,而是用一种更安静、更彻底的方式,那就是饥饿。

灭绝步骤:先干掉文化人,然后让农民活活饿死

斯大林先要清除的,是乌克兰人的思想。

谁最危险?

不是军人,而是有脑子的人。

所以,他先下手的是乌克兰的文化人。知识分子、作家、记者、教授、艺术家、出版人,甚至只要喊过一句“乌克兰民族独立”的读书人,都被打成“反苏分子”、“民族主义余孽”。[3]

该关的关,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几乎一个不剩。

到1929年,乌克兰那一代搞文化复兴的社会精英,几乎全部消失。

紧接着,他又把枪口转向了乌克兰的农民,开始推行“农业集体化”。

听起来像一场经济改革,其实就是国家赤裸裸地掠夺。乌克兰农民不仅要交出土地、牲口、农具,一切由国家接管,之后还要在“集体农庄”里免费干活。[4]

谁要是敢不配合,立刻就会被打成“富农”,然后抄家、抓人、流放到西伯利亚。

乌克兰本就素有“欧洲粮仓”之称,地肥人勤,粮食产量占苏联三分之一。所以,斯大林盯上的,也是这块地的产出和利润。

但是,他不在乎乌克兰人吃不吃得饱,只在乎能不能出口换机器、搞工业。

于是,这导致大批乌克兰农民开始站出来反抗。

1930年,乌克兰爆发了超过4000次农民起义,共计100多万人参与。但他们手里没枪,每一场都被镇压,淹没在血里。[5]

最终,斯大林赢了,可是他还不满足。

他要的不只是屈服,而是摧毁乌克兰人的脊梁。所以,他的下一步,比镇压更毒,那就是让乌克兰人一个个活活饿死。

不给粮就让全村人一起饿死

1931年,苏联政府下死命令,乌克兰人的粮食必须全部上交,不留一粒。哪怕是刚打下的谷子,哪怕是来年播种的种子,通通都要交。


1932年10月,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人员,从地坑中提取乌克兰民众藏匿的谷物。


谁要是敢藏粮食,即便只是一把谷穗,都会被打成“反革命分子”。苏联在1932年出台的《小穗法》[注 2]明文规定:

偷国家粮食者,十年劳改或死刑,连带没收全部家产。

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饥荒在乌克兰开始发生了。


人们先是没粮吃,然后开始吃草根、啃树皮、抓老鼠、吃猫狗。饿得狠了,还有人吃死去的亲人,甚至发生了杀人吃肉的惨剧。

这些不是夸张,是乌克兰国家档案馆里白纸黑字写下的审讯笔录。


到1933年6月,乌克兰的死亡人数达到高峰。每天有2.8万人被饿死,平均每小时1168人,每分钟20人。[6]

今天帮邻居挖坟,明天就轮到自己进坑。

尸体堆在村口,无人收,无人埋,连狗都没了。不是被吃了,就是也饿死了。

有乌克兰人想逃,却发现,出不去。苏联下令封村、封路、断供、驻军,还搞出一个“黑名单”政策。哪个村完不成配额,就拉黑。全村断粮断水断交通,不让进也不让出。

结果,在405个地区中,有252个被拉入黑名单。村民只能在村里,等死。

显然,这不是灾荒,而是一场有系统、有执行链条的国家围困和灭绝。从法律、行政、军队到粮食运输,每个环节都有明确分工。

换句话说,这是一场国家设计的系统性屠杀。

几百万人被活活饿死,苏联怎么看待这一切?

这场大饥荒过后,乌克兰几乎成了一片死地。

根据乌克兰人口与社会研究所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至少有390万人死于这场大饥荒。甚至,有些学者估算,死亡人数远远超过700万。[7]

一个民族,几乎是被从地图上完全饿掉。



1933年5月,乌克兰哈尔科夫州,一名饥饿的女性和她的孩子,旁边还躺着一位不知死活的女性。


1932年3月,乌克兰哈尔科夫街头,过路的人和一具被饿死的男性尸体


按说,这样的灾难本该震惊世界,但苏联不仅否认、封锁消息,还专门请来国际代言人洗地。

1933年8月23日,《纽约时报》驻莫斯科记者杜兰蒂公开写道:

苏联没有发生大饥荒,最多是某些地区粮食短缺。

英国作家萧伯纳在1931年访问苏联归来后,也明确表示:

我在那边,没见过一个饿肚子的人。

这不是没看到,而是主动配合,甚至是把一场种族灭绝洗成发展困难。

更讽刺的是,几十年里,连乌克兰人自己也不敢说这事。谁提,谁就会被打成“反革命”、“纳粹余孽”、“西方间谍”。

直到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灾爆发,乌克兰人才借着谈恐惧,说出了一个被封锁了半个世纪的秘密:我们不仅遭受过核污染,还在几十年前被活活饿死了几百万人。

饿死,是想让乌克兰人忘记自己是谁,但他们失败了

这场大饥荒的目标,从来不是单纯杀人,而是要杀掉一个民族的自我认同。

你是谁、你讲什么语言、你信什么宗教、你认哪片土地,统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听话,忘了你是谁,变成一个顺从的苏联人。

而饥饿,就是做到这一切最安静、最高效、最不留痕的武器。

但是,他们低估了什么叫做记忆。

今天的乌克兰,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六,全国熄灯、点烛,为那些死于大饥荒的人默哀。

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记住。

他们知道,被饿死的不只是人,还有名字、语言、故事,乃至整整一代人的存在感。

一个国家可以掩埋尸体,可以篡改档案,可以几十年不许人说出真相。但只要这个民族还活着,就会有人在夜里咬牙记得:我们,不是自己死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的乌克兰,哪怕断电挨炸,也不再回头。因为一旦回头,前方就是万丈深渊。


注释


[注 1]

出自乌克兰著名共产主义者和作家赫维洛维著名的远离莫斯科口号,他以此表明乌克兰必须选择转向欧洲,反映出当时的乌克兰人对苏联中央集权的抵触情绪。


[注 2]

小穗法又叫偷五穗法,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苏联为惩罚粮食隐匿而出台的一种严刑重法,针对但不限于乌克兰。



参考文献


[1]

《乌克兰:一段历史》(Ukraine: A History),第352页,奥列斯特·苏布特尔尼(Orest Subtelny),2009年11月10日,多伦多大学出版社。


[2]

《远离莫斯科:米科拉·赫维洛维如何激怒斯大林并预言乌克兰独立?》(Геть від Москви: як Микола Хвильовий розлютив Сталіна й пророкував державність України?),奥莱西亚·科图贝·赫鲁茨卡(Олеся Котубей Геруцька),2022年12月13日,乌克兰国家电视广播公司。


[3]

《使乌克兰成为苏联:列宁和斯大林统治下的文学和文化政治》(Making Ukraine Soviet: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Politics under Lenin and Stalin),第14页,奥莱娜·帕尔科(Olena Palko),2020年11月26日,布卢姆斯伯里学术出版社。


[4]

《饥饿统治:评论阿普尔鲍姆的红色饥荒》(Rule by Starvation: reviews Red Famine by Applebaum),安娜·里德(Anna Reid),2017年10月6日,华尔街日报。


[5]

《大饥荒与乌克兰农民反抗当局的战争》(Голодомор и война крестьянства против власти в Украине в годах),根纳季·马克霍林(Геннадий Махорин),2012年11月27日,争论(Аргумент)。


[6]

《七百万人,在被遗忘的大屠杀中丧生》(Seven million, died in the forgotten holocaust),埃里克·马戈利斯(Eric Margolis),2003年11月16日,多伦多太阳报。


[7]

《奥列赫·沃洛维娜:衡量大饥荒时期的死亡率》(Oleh Wolowyna: Measuring Mortality in the Holodomorin),安德烈·马库赫(Andrij Makuch),2018年3月16日,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杜群帅

创作艰难,希望得到您的赞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2

标签:历史   乌克兰   苏联   饥饿   饥荒   斯大林   乌克兰人   莫斯科   民族   国家   独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