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射击赛道,本周发生巨变

欢迎来到PvE新周期


“怎么又是搜打撤?”这是我看到又一款搜打撤游戏宣布开启测试后的第一反应。


这实在不能说我大惊小怪,而是现在市面上玩法同质化的PvP射击游戏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从2017年“吃鸡”爆火带动全国网吧配置升级,到2024年《无畏契约》中国赛区夺冠后“瓦学弟”上桌吃饭,再到25年三角洲的“摸金”玩法,这几年国内射击游戏的受众基本盘显著扩大,掀起了一股“全民射击”的热潮。随着众多厂商入场FPS赛道,国内的PvP射击游戏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国产FPS崛起似乎指日可待。


然而,在这样空前的盛况下,不少玩家却开始逐渐对射击游戏感到疲倦。一方面,目前市面上的PvP射击游戏大多强调高竞技性,持续高压的对局对玩家的精力和情绪是不小的消耗,这大概也是“搜打撤”这类相对来说玩法多样的游戏能够爆火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近年来新涌现的射击游戏底层玩法无外乎“大逃杀、双边爆破、搜打撤”这三板斧。新产品也无非是在这三种类型上加入一部分新内容,就像炸土豆、烤土豆和土豆泥,虽然土豆怎么做都好吃,但天天吃也实在是难顶。


在这样的背景下,玩家开始把目光转向另一类游戏:PvE射击。相较于打两把就开始感到疲劳的高强度竞技,和朋友相约刷两把怪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似乎更能够放松身心。在笔者所在的开黑群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尝试新推出的竞技射击游戏,而《绝地潜兵2》、《求生之路2》、《无主之地4》这类PvE游戏每天组队“发车”的频率却越来越高。


市场是敏锐的,随着最近各大厂商纷纷把目光瞄准PvE射击这块市场。今天笔者想从当下热门的PvE游戏出发,谈谈国内PvE射击游戏未来的几种可能性。


玩家驱动力:宏大叙事or刷宝升级?


如果从热度上来看,2025年最出圈的PvE射击游戏大事件莫过于《绝地潜兵2》的“上海保卫战”。我们在今年五月报道过这一场连接了全世界玩家的宏大战役,聊了聊箭头组绝地潜兵2史诗级运营事故是怎么回事。在当时,从一开始的“中美大团结”到后来的“99.9837%”,所有的社交媒体几乎都充斥着有关于这场战斗的“前线报道”,无论是游戏内还是游戏外,这场战役的沉浸感都直接拉满。


笔者被游戏外热烈讨论的氛围所感染,也下载游戏体验了一番。游戏通过完成关卡以及任务来获得局外货币,用以解锁各类武器,包括武器、支援战备以及强化插件,玩家在进入关卡时可以自由选择搭配,以做到最大化地打击敌人。


最让笔者难以忘怀的则是《绝地潜兵2》与队友一起并肩作战的体验。当身处宏大的战场内,和其他队友背靠背用尽各种办法抵御外星种族的入侵时,心中很难不升起一种保卫家园的豪情。无论是和队友制定策略分头行动,还是在一片混乱中因为误伤友军而爆笑,到最后都会化成一句社区里最经典的“我自愿加入绝地潜兵”。



抛开运营事故,单从游玩数据上来看,《绝地潜兵2》在这一大事件期间的月活人数相较于上月增加了233.7%,峰值在线人数创造了新高,而在每赛季初新活动推出时,都会有一个极其明显的玩家回流趋势。


这似乎也证明了PvE长线运营的可能性:只要有足够吸引玩家的新内容,游戏便能持续健康地运营下去。



如果说《绝地潜兵2》的成功出圈源自于优秀的内容射击,激发了玩家的家园情怀以及对抗官方的逆反心理,那么无主之地系列的长盛不衰则更多地源于探索与构建的乐趣:玩家在不断的刷怪过程中收集装备用以构筑自己的build,变得更强的同时解锁更多高难度的挑战,越刷越上瘾,构成良性循环。



这种玩法则更侧重于玩家本身升级变强的体验。得益于游戏设计精巧的构建系统,高自由度的个性化搭配使得游戏里的细分武器数量高达数十亿之多。在平衡性方面,游戏引入了“动态等级”机制,即敌人等级会根据玩家等级而动态调整。这既避免玩家因为等级不够而卡关,也避免升级太快而丧失探索乐趣,最终形成一条平稳且可持续的成长曲线。再结合与朋友一起探索开放世界的乐趣,使得无主之地成为了刷宝射击游戏中的翘楚。


PvP中的PvE:锦上添花,但影响力有限


《绝地潜兵2》与《无主之地》的成功,印证了PvE射击游戏在内容深度与长线运营上的巨大潜力。作为游戏厂商,也早已敏锐感知到玩家对于PvE射击游戏的热情。


可回归到国内游戏市场的现实环境,大多数厂商在面对PvE这一高投入、高风险的赛道时,往往会显得更为谨慎。根据现有的几种PvE游戏模式,我们可以一窥厂商对于该模式的研发逻辑:首先以现有的PvP射击游戏为试验田,在PvP游戏中推出限时PvE模式,进行玩法概念验证和用户反馈收集;其次,通过常驻模式积累持续的PvE内容开发与运营经验;最后,将沉淀的能力转化为PvE独立产品的立项底气。


PvE模式本质上依然是由内容支撑的玩法,其开发成本远高于规则驱动、可重复游玩的PvP模式。这似乎注定了PvE在以PvP作为主模式的射击游戏中”锦上添花“的尴尬境地:可以做,但初期体量注定有限。


《守望先锋2》的案例则从反面印证了贸然改换PvE内容的危险性。制作组对PvE玩法“英雄模式”虎头蛇尾的承诺和一拖再拖的上线节点遭到了玩家舆论的反噬,至今游戏都无法重现1代的辉煌。到如今,只有偶尔上线的买断制资料片能够隐约看出暴雪曾经的野心。由此可见,大体量PvE模式具有相当大的开发难度和长周期,若无法在内容质量上和PvP体验并驾齐驱,很容易损害IP甚至厂商信誉。


守望先锋2好评率甚至一度下滑到Steam倒数第一


也正因如此,国内厂商的试水则显得更加务实。在PvP的游戏框架内,最常见的PvE玩法以限时活动的模式推出,例如《使命召唤手游》与《和平精英》曾推出过的丧尸玩法。这类玩法门槛低,易于开发,能够快速为玩家提供新鲜感,但弊端也显而易见:当市面上充斥着大量同质化题材与玩法的内容时,玩家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另一种更深入的尝试则是基于游戏世界观开发剧情向的PvE玩法。这类内容能够有效地强化玩家对于IP的认同感,是培养游戏核心玩家的有效手段。例如《三角洲行动》的“黑鹰坠落”战役模式,从真实的历史事件和电影《黑鹰坠落》汲取灵感,营造了强烈的沉浸感,收获了一致好评。玩家纷纷贴出自己匹配到的队友ID以纪念,足以看出沉浸叙事在PvE模式中的魅力。这也让笔者相信,国内市场在PvE射击赛道上依然有发展空间,而厂商也完全有能力做出优秀的PvE射击游戏。



那么,从“常驻模式”到“独立产品”的路径是否可行?尽管目前国内少有直接成功的案例,但这条渐进式的道路为独立化的PvE游戏积蓄了力量。一个能在PvP游戏内留住用户的PvE模式,已经证明了其玩法内核的吸引力,厂商借此积累了宝贵的开发经验和用户反馈,更明确了市场内有一批对PvE内容有明确需求的初始用户群。从前文的例子中可以看出,PvE的成功与否在于能否跳出原有PvP框架的束缚,选择足够优秀的题材和足够有深度的玩法,以及能够维持长期运营的付费点和内容更新方案。


PvE射击游戏前瞻:拥挤赛道中的新出路?


当前,市场上的PvE射击玩法主要在探索三条路:强调剧情的赛季制战役模式、在高强度攻击下规划防御体系的生存防守模式、以及注重装备Build养成的肉鸽刷宝模式。


在笔者看来,过往的PvE赛道上,制作组依然将重心放在MMO与社交玩法,而忽略了射击游戏中最核心的战斗体验和氛围塑造。



在2023年左右上线的PvE为主玩法的射击游戏中,《星球:重启》过分注重家园养成系统,在最核心的外星科幻射击部分却没有用心,武器打击感较弱;在战斗上则过分依赖氪金战力,剧情搭载量也较为薄弱,没有科幻代入感。另一款同年获得版号的末日生存PvE《黎明:觉醒》在玩法上问题也大同小异,不过从18年首曝开始到23年正式上线,期间在经历了版号寒冬后,玩家热情已有显著下降,尤其是有长线运营的《明日之后》在前,从已经成熟的市场中抢夺玩家,难度较大。



近两年随着数值免费+外观收费的浪潮兴起,厂商将过去依赖充值战力的武器系统简化,却有些用力过猛。《七日世界》采用了SOC(大世界探索以及生存建造)的玩法,尽管以SCP为背景的题材在开服之初吸引了不少热度,但后续运营也遇到了挑战。另外,24年初《幻兽帕鲁》的大热也为其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另一款结束测试的刷宝肉鸽游戏《矩阵:零日危机》也同样出现了过分简化的问题,装备驱动玩法较弱,局内Build随机性高,部分影响了游戏的耐玩性。


截至目前,市面上还有两款即将上线的PvE射击游戏吸引着玩家的目光:一款是根据知名MMO射击游戏《命运》开发的刷宝射击RPG《命运:群星》,另一款则是在不久前宣布重启的经典PvE射击端游《逆战:未来》。



其中,《命运:群星》采用了《命运》系列最经典的刷副本+高速射击战斗玩法,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模式,包括传统的剧情任务、三人组队副本,以及新加入的深度肉鸽玩法、PvP竞技、家园建造、卡牌对战等等,主打一个量大管饱。


从赛道布局来看,《命运:群星》看到了国内PvE市场空白,并且在产品特色上,也抓得足够准。首先,在内容方面,游戏的剧情设计可圈可点,武器的射击反馈和战斗节奏都表现优秀,重新构建的职业+养成体系能够从底层上丰富游戏深度,不少有创意的角色技能能让人眼前一亮;同时,它也考虑到手游用户的体验习惯,例如将大型Raid拆分降低时间压力,再依托原作优秀的内容和玩法,在游戏体验上能够做到“爽刷”。


《命运:群星》也将于10月16日上线,届时它或许能够为国内PVE赛道带来新的变化。



另一款在近日结束测试的PvE游戏则是《逆战:未来》。依托《逆战》这一13年的长青IP,《逆战:未来》沿用了经典的猎场、机甲战和塔防玩法,同时加入了竞速模式,支撑玩家反复游玩。


与以往国产PvE游戏不同的是,《逆战:未来》采用了近年来不卖数值的大趋势,将盈利点主要放在外观和赛季通行证上。制作组以每一个赛季的主题出发,进行针对性的玩法设计,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持续不断地为玩家提供新内容,有利于新玩家入坑与老玩家回流,而隐患也同样存在:每赛季末的内容清空使得玩家无法做到长期养成。


而在武器构筑上,所有武器和插件都可以通过游玩获取,商城售卖的仅是武器的不同外观。然而插件的掉落随机性过大,也可能消耗玩家的热情,让新玩家望而却步。另外,尽管选择经过市场验证的传统玩法走的是一条相对较稳的路子,但这类十年前的玩法搬到今天能否还能满足新玩家的诉求也是一个未知数。


眼下国内的PvE射击赛道,正呈现出一个难得的“窗口期”:市场远未饱和,格局尚未固化。例如,以《猎杀:对决》为代表的“生存撤离+Boss夺宝”这一PvEvP复合赛道至今尚未诞生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全民爆款。对于意图入局的厂商而言,这意味着无需从零培养市场,关键在于能否为这一已被验证的成熟玩法找到最合适的题材。


相较于高强度的PvP模式,PvE游戏更依赖于内容的精度和广度。也正是因此,PvE射击游戏的长线运营会相对于PvP更加稳定:一旦凭借优质内容建立起固定的受众群体,玩家的忠诚度以及新版本的回流意愿往往更高。然而,如何选择合适的题材和玩法,能否通过数值平衡绘制出一条平稳的玩家成长曲线,解决游戏体验与商业化的冲突,是摆在每一款PvE射击游戏面前的难点。


所有人都在等待下一个颠覆射击游戏的玩法出现,重塑射击游戏的未来。而在此之前,作为玩家,我只希望在忙碌的间隙沉浸在一个值得探索的世界里,体验一步步变强的踏实感,在刷刷怪、升升级的节奏中,在疲惫的生活之余喘一口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游戏   赛道   巨变   中国   本周   发生   玩法   玩家   模式   内容   绝地   厂商   市场   武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