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平台发布,原创内容请勿转载
在1980年刚刚独立的时候,津巴布韦是一个所有人都看好的新生国家,他拥有前白人政权留下的强大农业和初具规模的制造业,他的领袖穆加贝博学而温和,国际社会大量援助并解除了多年的制裁,看起来津巴布韦的未来应该是一飞冲天才对。
可事实则截然相反,独立不到20年津巴布韦的经济已经近乎崩溃,独立30年这个国家的通货膨胀成为了全球的笑话。所以,津巴布韦到底发生了什么?
——能让这个国家的法定货币跟“天地银行”的冥币叫板?
——是怎样的经济倒退,使得曾经的“非洲粮仓”需要猎杀大象充饥?
——这个国家的领袖、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英雄,又如何变成人人唾骂的暴君?
今天的就来聊聊“人均亿万富翁”的非洲穷国:津巴布韦。
在1987年,总统罗伯特·穆加贝实现了大权独揽,并在津国内部实现了绝对的控制。
到此为止,可能有人还觉得不算特别糟糕:
“毕竟,如果穆加贝拿到权力之后能善用权力、发展国家,国民不是不能接受。”
但问题就在于:穆加贝在接下来的执政中昏招频出,把津巴布韦带到了一个世人难以想象的“高度”。
津巴布韦前总统 穆加贝
1990年代,国际局势对津巴布韦变得不利:
苏联解体、南非种族隔离结束,让津巴布韦的“统战价值”变低。而在国内,津巴布韦人口数量一路飙升:从1980年的700万,涨到1990年的1000万。温和的土地改革已无法满足高速增长的人口需要,政府需要更多土地安置贫民。为此,穆加贝推出新法案:以固定价格收购土地,且被征收者不得上诉。他打算靠这种方式收回一半白人土地,却遭遇了英美等国和一系列国际组织的警告。
淡黄色为白人土地范围
穆加贝置若罔闻。
随后,灾难降临:
英国中断土改赞助,国际组织相继“断粮”。津巴布韦经济情况急剧恶化。
当时的穆加贝,需要大量资金用于教育、医疗和退伍军人补贴,以稳住支持率和政权。同时,由于制造业薄弱,几乎所有东西——从针头到汽油——津巴布韦都需要进口,这都需要钱。而白人中产大规模外逃,穆加贝政府又对外资极不友好,甚至还限定物价。于是,农业出口成了唯一的经济支柱。激进的土改,其本意不能说错,但结果非常糟糕:无论哪里的农业,土地和周边体系、设备都需要持续维护。黑人农民虽然热情高涨,但农业技术和资本水平都不足以接盘白人农场主的产业。津巴布韦农业,一夜之间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退化为刀耕火种。
再加之那几年旱情严重,支撑国家出口创汇的农业一落千丈:玉米、烟草收成下跌达四分之三!而穆加贝的土地革命之所以为人诟病,最要命的还不是这些——而是这些土地从白人手里被没收之后,很快又转到了黑人高官、富豪手里。“打土豪、分田地”,然后田地又回到另一波“土豪”手里:40%的没收土地,分给了2200多位黑人精英;穆加贝家族自己也拥有16个大农场,赚得飞起。这帮黑人权贵模仿白人农场主,在收回的土地里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国中之国”,与外界黑人平民彻底隔离,生活极尽奢靡。
津巴布韦的豪宅
而外面的老百姓,则进入了漫长的寒冬:
整个90年代,津巴布韦经济持续恶化;到1998年,失业率已高达50%,数以百万计的国民外逃;腐败却有增无减——单是退伍军人相关基金,就曾创下8个月内流失4.5亿美元的记录。
为了缓解经济状况,穆加贝再出昏招:
1998年,他派出一万多名军人参加第二次刚果战争。初衷是想通过伐木、采矿的“特许经营”赚钱;实际上,津巴布韦分币没挣,反而每天要倒贴100万美元,总计开销60亿美元!
从这时开始,穆加贝的统治变得动荡:
部分军队开始酝酿政变,百姓满是抱怨;他自己也开始频频“爆典”,通过攻击国内白人和美国来转移注意力。确实,在津巴布韦的故事里,美国人没干啥好事;
但就这个国家的情况而言,相比于穆加贝惊人的破坏力,美国真不算什么。
作为经济学硕士,穆加贝对经济有着“独特理解”。
进入21世纪后,面对债台高筑、支出超标,他选择了“超级加倍”——印钱。对津巴布韦来说,印钱唯一能导致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但没人能想到,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竟如此疯狂:2008年最高峰时期,通胀率达到百分之796亿!也就是说,上床睡觉时你还是中产,等第二天醒来就成穷光蛋了。在这种社会里,货币没有任何意义。百姓大量使用外币或以物易物,甚至津巴布韦的银行在印钞时都尽可能“偷工减料”,节省成本。
津巴布韦“享誉”全球的天价纸币
整个国家经济完全崩溃:
2005年,津巴布韦GDP总值相对于2000年几乎腰斩;
穆加贝引以为傲的教育体系,只有20%的学生仍坚持学业;
医疗体系完全崩溃,预期寿命俯冲至35岁左右,传染病横行;
饥荒随之而来,穆加贝不得不下令猎杀大象,以满足食物缺口。
津巴布韦以极快速度“去工业化”“去人才化”。
当时,每个津巴布韦人的薪水都有好几万亿,却什么都买不起。
银行也不是没努力过:
2003年,货币上减了3个0;
2008年,减了10个0;
2009年,减了12个0。
但就在同一年,津巴布韦终于放弃了印钞,美元成为该国实际上的货币。
穆加贝的统治地位也变得摇摇欲坠:
新的反对党“MDC”来势汹汹,多次弹劾;
英国的布莱尔甚至策划过武装推翻穆加贝。
但这么多年,钱没有白花——军队仍支持穆加贝。
让他倒台的,另有其人。
格蕾丝·马鲁夫,南非人,早年移居津巴布韦。
她与一位飞行员有过一段婚姻,并育有一子。
从1987年起,她成为穆加贝的秘书兼情妇,为一直无子的穆加贝生下一儿一女。
1992年,穆加贝原配去世,格蕾丝上位,并于1995年举行了一场由12000人参加的超大婚礼。
确实,单凭“婚内出轨”对穆加贝不算什么;
真正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格蕾丝的奢侈生活。
在津巴布韦全国人民身处水深火热之际,穆加贝家族却挥金如土:
儿子劳斯莱斯、嫩模派对;女儿在香港留学,住的房子价值高达4000万港币;他们的妈妈——格蕾丝女士,更是重量级:她以5000万美元打造了一座宫殿级庄园,专供享乐。
穆加贝家族的豪车
生活上,格蕾丝挥霍无度:
2003年,一次巴黎之行就花掉12万美元;她尤其喜爱奢侈品牌GUCCI,被媒体称为“GUCCI格蕾丝”。
当然,少不了的是,这位夫人格外热衷于敛财——
钻石、象牙,她统统涉足,每年入账以百万美元计。
这还不是丑闻的全部。
人们发现,格蕾丝还是个“学术天才”:
仅仅花了两个月,就从津巴布韦大学拿下社会学博士学位——而该校校长,正是穆加贝本人。
更令人诟病的是,格蕾丝没有任何从政经验,却要从穆加贝手里“接班”,成为津巴布韦下一任总统。2014年,她成为ZANU-PF妇联主席,随即进入党的高层,并与穆加贝长期的副手、后来的政敌——姆南加古瓦,产生了激烈的权力斗争,并取胜。姆南加古瓦甚至差一点被毒杀。很难想象,这位女士成为总统后,津巴布韦的政治会是多么“抽象”。
穆加贝与格蕾丝
不过,好在姆南加古瓦的离开也触动了所有人的底线。
2017年,军方发动“兵谏”,穆加贝和平下台,姆南加古瓦接管政权。
两年后,穆加贝在新加坡去世。
那么,现在的津巴布韦如何了?
客观来说,在如此低谷之后,想变得更差也是有些难度的。
GDP相比2008年,有了长足进步。
总统姆南加古瓦吸取了穆加贝的教训,认识到津巴布韦作为“小国、穷国”的现实,转而向国际“服软”:
寻求重回英联邦等国际组织,希望通过谈判获得债务减免和赞助;甚至向白人公开喊话:“欢迎农场主回来”,要与白人和解。不过,姆南加古瓦任期内,没有进行实质性改革,津巴布韦经济基本面依然很烂、很腐败。
津巴布韦现任总统姆南加古瓦
许多重返故乡的白人,都会对津巴布韦的破败感到震惊——
因为这里几乎没有新的建设,所有基建、建筑都在败坏,看不到任何生机。所有国民都在努力出国,你能在南非等邻国看到不计其数的津巴布韦廉价劳工。
而在穆加贝下台十年后的今天,一些蛛丝马迹又让国民感到不安:
津巴布韦在2019年发行了新币,当年通胀率就达到500%;到2025年,通胀率仍居高不下。在2025年的国际饥饿指数排名中,津巴布韦位列127个国家和地区中的第108名,依然属于“严重饥饿”行列。而总统姆南加古瓦,似乎也跟穆加贝一样,沦为权力的奴隶——有消息称,他正在试图修改宪法,获取更长的任期。最让人“难绷”的是,新的第一夫人——奥西莉亚·姆南加古瓦,也是那么贪婪:她深度参与黄金、钻石走私,甚至上了美国人的制裁名单。
津巴布韦正在发生的一切,仿佛又一个新的循环——一个看不到希望的循环。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