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九三阅兵,霍家全员现身观礼,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份殊荣。
然而同为香港富商的李嘉诚,却并没有受到邀约,家族中也是无一人出现。
当霍家在观礼台上,成为全场焦点的时候,刷屏网络的时候,对于李嘉诚来说,最后一丝体面,恐怕也荡然无存了。
霍家出现在国家最核心的活动中,不是偶然,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积累。
想当年,霍启刚的爷爷霍英东在香港商界刚崛起的时候,就已承担起特殊使命。
上世纪50年代,他冒着封锁风险运送物资支援抗美援朝,仅钢材和药品就达3万吨。
1964年,霍英东也受邀观礼阅兵,值得注意的是,他当时可是直接登上天安门观礼,邀请信更是由国家领导人亲笔签发。
这种礼遇,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极为罕见,这也足见其在国家中的特殊地位。
进入改革开放初期,霍英东又是第一批投资内地的港商,南沙开发、深圳酒店、京广铁路……
霍英东不只是投资人,更是桥梁和纽带,他投的钱,不是纯粹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国家发展。
到了第二代,霍震霆接过了父亲的旗帜。
2008年北京奥运前,霍震霆代表家族捐出2亿港币,用于建设“水立方”。
霍震霆身兼全国政协委员多年,几十年如一日活跃在国家体育、青少年发展等多个领域。
他不是挂名委员,而是真正在做事,他推动中港体育交流,支持内地青少年赴港交流,甚至在东京奥运期间多次为中国运动员发声。
到了第三代,霍启刚、霍启山,如今已经成长为国家舞台上的中坚力量。
霍启刚是香港立法会议员,全国人大代表,娶的是奥运冠军郭晶晶,他经常在社交平台发布与国家发展、青年政策相关的话题,言语中透着自信与担当。
霍启山担任国泰航空董事长,言行低调但一举一动都与国家立场保持一致。
阅兵当天,霍家三代齐聚观礼台,气场强大,引起全国关注。
其实早在今年7月份,霍家还全体登上了“山东舰”,在甲板上与国旗同框合影,这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待遇,只有真正与国家同频共振的人,才配得上这种荣耀。
可再转过头看看李嘉诚,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与霍家的爱国情怀相比,李嘉诚更看重的,是商业利益。
早在2013年,李嘉诚就开始大规模抛售内地资产,转而投资欧洲、英国的能源和通信,当时市场上已经有声音质疑他是否在“抽身离场”。
2015年开始,这一撤资行动更为明显,从房地产、基建到零售,李氏家族几乎把能卖的都卖了,有媒体统计,仅在2013至2015年期间,李嘉诚就撤出近千亿资产。
但商人重利这也无可厚非,真正让李嘉诚被质疑的,是2025年初,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计划将全球43个港口,出售给美国贝莱德集团,交易总额高达228亿美元。
要知道,这些港口中,包含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关键节点,据统计,中国有21%的货物运输依赖这些港口。
所以这些港口一旦落入美国资本手中,后果不堪设想,有人称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李嘉诚,却选择了站在对面。
对此港澳办、人民日报、大公报接连发文批评李嘉诚,质疑其“背刺国家”,香港特首也罕见发声,表达了对香港企业家应有立场的期待。
那么李家又是如何回应的呢?在这件事情上,李嘉诚并未出面,其子李泽楷在3月31日到北京参加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他强调自己与长和集团“是独立的”,试图划清界限。
4月2日,长和集团宣布“暂缓”交易,但也没有明确表示取消,这种“骑墙态度”,没有让舆论冷却,反而引发更多质疑。
交易“暂缓”之后,长和集团股价连日下跌,一周内市值蒸发781亿港元,投资人信心动摇,李嘉诚从“商业超人”变成了“国家罪人”,成为财经报纸和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
对比霍家在阅兵中的高光时刻,李嘉诚的沉默显得更加刺眼。
霍家成为港澳代表团中最耀眼的存在,观礼、签约、合影,每一个镜头都在传递一个信息,真正被国家信任的,是那些始终站在国家立场上的人。
有人说,李嘉诚曾经是香港的象征,如今却因一笔交易被钉在耻辱柱上,而霍家,凭借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赢得了国家与人民的双重信任。这场对比,不只是两个家族的命运分野,更是价值观的真实写照。
霍家做的是长期主义,李家玩的是资本套利,霍家把根留在祖国,李家把资产转向欧美,霍家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李家在关键时刻选择“规避风险”。
这一切,人民都看在眼里。
体面从来不是用钱买的,是靠行动换的,霍家用三代人的坚持,换来了国家的认可,而李嘉诚,在一次次的“退出”与“避嫌”中,失去了本该属于自己的荣耀。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09-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