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大豆坐地起价?对华报价疯涨,中国买家集体停购:等两个时机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中国给了巴西“卖豆”的机会,巴西大豆市场却反将一军,对华价格突飞猛涨。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大豆市场很不太平,一边是美国大豆卖不出去,面临粮仓“爆满”甚至起火,要求用人民币交付的困境。

另一边是巴西大豆不愁卖,中国买家争相抢购的局面。

巴西粮农在此时选择大幅涨价,到底有什么原因?中国纷纷停止购买,又在等什么机会?



截至今年9月,中国进口的大豆已经达到8618万吨,同比上升5.3%。

今年中国进口大豆结构有很大的变化,美媒统计从5月份之后,中国再未从美国进口任何一船豆子,下半年购买量已经下降为零。

尽管美国豆农多次向特朗普政府施压,要求美国和中国谈判,但美方只是单方面要求中国“买豆”,谈判自然不可能成功。

10月中旬,伊利诺伊州的一处大豆谷仓突然倒塌。

美媒的报道中就提到,一个关键原因是豆仓中存储了800多吨大豆,比往年的水平线超过不少,所以才导致“爆仓”现象。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往年中国的“一般客户”巴西今年成为最大卖家,中方前九个月有6964万吨大豆从巴西进口,占了总比重的80%左右。



因为阳光和降雨等原因,巴西大豆不如美国豆优质,价格方面也要更低一些。

今年因为中国客户的“惠顾”,所以巴西豆农的生意非常好。

不仅如此,中国还专门对巴西咖啡豆等其他农产品开启大门,支持被美国加税的巴西农产品销往中国,但最近情况出现了一些变化。

中方大豆产业协会最近发布一篇文章,直接点出现在巴西大豆的报价上涨堪称“离谱”,导致中国客户已经停止采购。

巴西大豆每蒲式耳,居然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 11 月大豆高出 2.8 到 2.9 美元,还都是最近一段时间涨上去的。

因为巴西不仅是中国大豆最大进口国家,现在也几乎是“唯一国家”。

巴西这么一涨价下来,对中国的影响不是一般的大。

甚至有媒体认为中方现在“别无选择”,全球也没有第三个国家能满足中国这么大的进口需求。

巴西大豆为什么突然会涨价,无非是这几个原因。

首先是中国买家暂未订购美国新豆,这一阶段性供需缺口被部分巴西出口商精准捕捉。

在全球大豆出口市场高度集中于巴西、美国等少数国家的背景下,巴西出口商利用自身作为中国核心供应源的短期优势,通过抬高报价攫取超额利润,形成典型的"卖方市场"短期溢价。

换句话说,这种溢价的本质,是对贸易格局变动中短期供应空白的投机性填补。

也是趁着中方进口渠道单一进行的“抬价”行为,没有任何疑问。

还有一个原因在于“规则”问题。

现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合约价格为基准,叠加升贴水形成最终进口价,这使得价格发言权,长期集中于国际期货市场与跨国粮商手中。

这也就导致中国的贸易地位很被动:

虽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年进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60%以上,却缺乏对定价体系的主导权,只能被动接受基准价格叠加区域升贴水的定价结果。

而巴西出口商进一步放大区域升贴水。

这种定价机制下,供应方掌握升贴水调整主动权,对中国造成很大的影响。

除了这些之外,外媒前段时间还预测巴西豆价会上升,就是因为“不够多元化进口”的原因。

中国年大豆消费量约1.1亿吨,而国内年产量仅2000万吨左右,80%以上依赖进口。

这些年中方虽然已经提前布局,但因为全球大豆种植国家本来就少的原因,也没办法像石油天然气一样“多渠道”进口。

这种长期刚性需求,使得中国在国际大豆贸易中议价能力受限,巴西作为核心供应国,正是利用这种需求刚性发起价格攻势。

同时,中国多元化进口体系这些年还在试探中。

参考去年2024年阿根廷、乌拉圭等其他来源国合计占比仅7%,短期内难以替代巴西的供应规模,进一步强化了巴西的定价优势。

结合这些原因,也不难想象巴西这波涨价的意义了。

中国豆商集体停止进口,也是在等待两个关键的节点到来。

一个是巴西国内的大豆远远供大于求,中国是最大买家;如果中方不买的话,一段时间之后巴西这边的大豆也会出现“溢仓”效应。

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预测,2025/26年度大豆产量将达创纪录的1.776亿吨,出口潜力高达1.1亿吨。

新豆将于次年1月底开始装运中国,丰收带来的供应增量将从根本上缓解短期紧张,到时候他们要被迫降价。

第二个节点,是等待中美贸易谈判取得突破的时候,巴西豆价可能面临很大幅度下跌。

因为尽管当前中美贸易关系紧张,但沟通渠道并未完全关闭。

2024年,中国仍从美国进口2213万吨大豆,其供应能力不容小觑。

若谈判取得突破,中国买家可转向价格更具吸引力的美国大豆,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将有效约束巴西的大豆价格。

到时候因为恐慌中国买家回购美国大豆,巴西豆农必然会争相抛售大豆,造成价格回落。

这次巴西大豆大规模涨价,也给了中国进口商一个教训,就是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大豆问题平衡市场的重要性。

中方近年来大豆战略储备已经拉满,若市场供应紧张,可通过投放储备迅速平抑价格,完全能满足近期消费需求,这是“应急”措施之一。

此外,必须跳出任何产品单一依赖的陷阱,除巴西外中方也在扩大阿根廷、乌拉圭、加拿大等国稳定进口大豆的来源。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饲料蛋白领域努力推进菜籽粕、棉籽粕等杂粕替代豆粕的技术,解决国外大豆“卡脖子”的问题,这是应对难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资料

《2025年1-9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8618万吨》生意社

《原料‖我国6月进口大豆创历史新高,近九成来自巴西,且成本小幅上涨》新浪财经

《我国进口近月船期巴西大豆压榨利润较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财经   巴西   起价   大豆   中国   时机   买家   集体   两个   美国   中方   价格   原因   国家   乌拉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