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1月,肯尼迪在达拉斯中枪,轰动全球。美国政府解释为“精神病单独行凶”,但直到今天,多数美国人仍不相信这套说法。因为他们知道,被杀的不是一个人,是一个敢碰美元的人。
共济会不在白宫,不走民主程序,却能决定总统的命运。
它控制着美联储、媒体、军工、舆论、金融,真正统治美国的是它。从林肯到肯尼迪,谁动美元,谁下场惨。共济会不是阴影,是规则制定者。
你可以批评总统,不能质疑美元;可以换政府,不能换系统。
共济会是美国建国之初就已入局的幕后结构。
据公开资料记载,美国独立战争参与者中超过九成是共济会成员,乔治·华盛顿就是弗吉尼亚总会成员。1776年,《独立宣言》签署者中,有53人属于共济会系统。这不是巧合,是设定。
共济会主张“理性秩序”统治人类社会,反对宗教干涉政治。它的初衷是反神权、倡启蒙、求秩序。
1717年6月24日,伦敦成立首个总会所,这一天被定为现代共济会诞生日。
18世纪末,共济会在英国、法国、美国全面扩张,成为英美政权和金融结构中的常规组成部分。
到20世纪初,美国金融权力转向“制度化控制”。1913年,美联储成立。看似政府设立,实则完全由私人资本控制。总统无权印钞,只能发行国债,美联储借此获得“合法收息”。
这套机制的核心在于:政府赤字由纳税人偿还,发行权由银行家操控。
肯尼迪试图改变。1963年6月4日,签署第11110号总统令,授权财政部发行“银本位货币”,减少对美联储依赖。这是美国政府首次尝试从私人资本手中收回货币权。
结果,同年11月22日,肯尼迪在达拉斯遭枪击死亡。后续调查含糊其辞,唯一肯定的是:这位挑战金融系统的总统,被快速清除。
同样情况发生在林肯身上。1862年南北战争期间,为摆脱银行借款控制,林肯发行“绿钞”直接筹资。战争结束三年内,林肯遇刺身亡,相关文件销声匿迹。两位总统的结局,表明一个清晰规则:动美联储,就是动共济会的钱包。
美国总统可以替换,但美元系统不能重构。这是共济会制度设定的根本逻辑。政体服务于币体,国家服务于资本。货币主权不属于国家,而属于一个永远不下台的组织。接下来的事件,就是这种“系统自卫机制”的连锁反应。
美元霸权建立于两次世界大战之后。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与黄金挂钩,同时美国控制全球黄金结算体系。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开启“石油挂钩”新阶段。
这并非政府自主决策,而是华尔街金融联盟在幕后推动的资本行动。
共济会旗下金融家主导国际能源谈判,1975年促成OPEC统一美元结算。这意味着所有国家必须持有美元才能购买石油,从而制造“刚性需求”。美联储得以无限增发美元,美国资本界由此实现“印美元=进财富”的结构转移。
为维持这套石油美元体系,美国在中东长期驻军,发动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战争。这些行动表面是反恐,实质是金融防御。萨达姆宣布石油以欧元结算后遭制裁、塔利班拒绝美元结算后遭空袭,这些都不是巧合。
军工复合体只是共济会执行系统之一。艾森豪威尔卸任时公开警告:“国家已被军工金融联盟所绑架。”这一联盟包括五角大楼、华尔街、主流媒体与全球金融审计机构。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属共济会系统。
控制战争议题,制造地区冲突,是金融资本保持权力的惯用手段。打仗能提升军工股市值,混乱能转移美元出口压力,战后重建再收割全球资产。这不是“战略失误”,而是利润最大化下的资本逻辑。
在这一体系中,总统角色始终是临时调度的“话语工具”,真正持有控制权的,是共济会构建的制度模型。这套模型能在不暴露身份的前提下,实现全球操控,随时打断货币主权自主进程。下一个被打断的,就不只是个总统,而可能是一个国家的整个制度尝试。
共济会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去国家化的资本统治格局。不是推翻政府,而是让政府成为技术性操作员。真正做决定的是资本算法和金融分配程序。这种模式从19世纪起就开始试验,20世纪冷战结束后全面扩展。
苏联解体过程中,共济会主导多个接触渠道。据资料显示,戈尔巴乔夫、谢瓦尔德纳泽等人与三边委员会、马耳他骑士团存在密切互动。
1989年马耳他会议后,苏联结构快速松动。1991年圣诞夜,苏联正式解体。美国没有一兵一卒进入莫斯科,制度瓦解来自意识形态的金融渗透。
1990年代,“全球化”口号背后,是共济会设定的资本统一流通机制。国家被迫削减主权权力,接受国际信贷组织审计,货币政策挂钩美元利率。对外依赖美元,对内削弱国企,最终形成全球资本“无主国管理”模式。
这一模式拒绝民族身份,否定国家边界,鼓励跨国企业凌驾于主权之上。媒体由资本运营,教育由基金会资助,文化由IP系统控制,技术算法决定人群分类。这些不是自然发展,是系统设计下的资本路径。
共济会的秘密性不是隐身,而是制度融合。它不需要强制,靠的是规则控制。你以为自己在投票,其实只是替他们“执行选择”。你以为自己在用自由市场,其实在承担他们转嫁的债务风险。你生活在他们画好的地图里,却看不见边界。
肯尼迪死了,金融系统没动;林肯死了,美联储没建。制度保住了,代价只是一个人。共济会能接受一切变革,前提是不要动他们的利息。
这不是小说,这是美元背后写着“共济之名”的现实。
一旦谁想翻页,下一次车上的人,可能又是总统。
共济会的演变及其历史命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9-07-02
共济会操控世界 美国总统历任只有两位不是其成员?.凤凰.2016-03-04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