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走了,听起来有些突然,但实为已经病了一段时间了。老人许多是因病去世的,岁月慢慢侵蚀人的健康,这也无法挽回。蔡澜老先生是一个活得通透洒脱的人。
工作观:从心所欲,不役于物
蔡澜一生涉足电影、写作、美食等领域,却始终拒绝被职业定义。担任邵氏电影监制时,他质问老板邵逸夫:"拍四十部赚钱片,不如拍部赔钱的艺术片?"。当商业与理想冲突,他57岁毅然辞职:"原来我只爱看电影,不爱做电影"。转身后,他将热爱化为行动:主持《今夜不设防》纵情畅谈,复刻金庸笔下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火腿蒸豆腐,以美食专栏传递"做菜是消除寂寞最好的方法"的哲思。对他而言,工作唯有与热爱共生,才不负此生。
爱情观:坦荡风流,边界分明
"一年一个女朋友,最少61个"——蔡澜的情史惊世骇俗,内核却是对欲望的坦诚与对自由的坚守。他主张"恋爱要练习,丑的照杀",看似荒诞,实则是对人际藩篱的消解:美丑皆体验,方知真心。与妻子方琼文的婚姻更显其智慧:婚前约法三章"会做、爱吃、不管我",妻子笑应"来人间一趟要好好玩"。二人丁克一生,互不束缚,蔡澜直言:"我答应不离弃她,我做到了,这还不够吗?"。风流而不欺瞒,多情亦有担当,恰如金庸所言:"论风流多艺,我不如蔡澜"。
朋友观:真情为酒,快意为席
蔡澜的友谊是烟火气中的赤诚。与黄霑、倪匡组成"香江三大才子",因夜总会买醉时突发奇想,共创《今夜不设防》:巨星卸下伪装,张国荣谈初夜,关之琳认当情妇,节目如"夜总会搬上电视"。朋友落难时,他更显真性情:黄霑失恋,他拉倪匡陪饮解郁;倪匡临终前劝他"心灵痛苦靠不想",他以此熬过丧妻之痛。晚年他卖光古董搬进维港酒店,却留老茶待客:"朋友若劝我早睡戒酒,立刻赶出去!现在没人管我了"。在他心中,知己是红尘中的共醉者,而非规训者。
蔡澜的生活观如他钟爱的猪油拌饭——俗中见真味。84年人生,他践行着"我来玩这世界,非世界玩我"的宣言,在欲望与原则间走出第三条路:纵情却不沉溺,通透而不厌世。当世人困于标签,他的答案始终简单:"多读书、多交友、多旅行,把自己活得像个人"。恰似维港的烟火,燃时炽烈,散时无痕,只余一句:活过,足矣。
更新时间:2025-07-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