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为什么迟迟不能实现行政一体化?


西咸一体化长期以来是陕西发展的核心问题,由此衍生的三分咸阳,壮大杨凌铜川的话题不绝于耳,但至今未能实现真正的一体化,只是初步进行经济发展、统筹规划等方面的协同发展,而令人关注的行政一体化却没有任何进展,相反进行了一系列省直管、西安代管、共管与直管等探索与实践,究其原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壁垒与体制障碍:西安和咸阳是两个独立的、平级的行政区划,各自拥有完整的行政架构和行政管理权限如财政、规划、土地、人事等。行政区划意味着独立的财政体系、GDP考核、土地出让收益、招商引资竞争等。一体化意味着原有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可能涉及税收分配、土地资源控制权、人事安排等核心利益,阻力巨大。即使有高层次的协调机制如省一级推动,日常管理和具体事务的决策、执行仍然需要两市协商,效率较低,容易出现推诿扯皮。

2. 经济发展水平与利益诉求差异。西安作为省会和国家中心城市,经济体量、产业层次、资源聚集能力远超咸阳。咸阳虽然紧邻西安,但整体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传统产业占比较大)与西安有差距。西安更关注核心功能的提升和高端产业发展,对承接咸阳的某些产业或负担其部分发展责任动力不足。咸阳则担心在一体化过程中自身利益受损,例如被“虹吸”资源、丧失发展自主权、承担更多责任却分享不到足够收益等。在现行体制下,两市在招商引资、项目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客观上存在竞争关系,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统一布局。

3. 规划与建设难以真正统一。两市各自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虽然强调对接,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免存在冲突和重叠,导致基础设施(如道路、管网)衔接不畅,产业布局同质化或碎片化。公共服务设施(交通、教育、医疗等)的建设标准、管理方式可能不同,影响跨区域服务的便捷性和质量。例如,交通卡、医保社保结算的互通互认曾长期存在障碍。作为国家层面推动西咸一体化的核心抓手,西咸新区由陕西省直管,意图打破两市行政壁垒。但其自身定位、与西安咸阳两市的权责划分、开发主体协调等仍存在诸多复杂问题。新区横跨两市,但在规划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仍需与两市协调,未能完全替代行政壁垒。

4.行政区划调整程序复杂.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如两市合并)涉及国家民政部的审批,程序严格复杂,需要充分的论证和各方共识。对于跨行政区的深度一体化合作,目前国家层面尚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操作。

西咸行政一体化难以实现的核心症结在于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干部考核机制等都是以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设计的,天然形成了区域合作的壁垒。要突破这些壁垒,需要省级乃至国家层面下定政治决心,进行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创新。关键是建立让两市(尤其是咸阳)能真正受益、风险可控的机制,如税收分享、成本分担、飞地经济、GDP联合核算等。行政合并难度太大,更现实的路径可能是先深化西咸新区的融合示范作用,在规划、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等具体领域取得突破,逐步积累共识和条件。


因此,目前西咸一体化主要是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方面的一体化,主要是向大西安都市圈目标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1

标签:财经   行政   西安   壁垒   行政区划   核心   国家   体制   利益   产业   层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