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最近有个感受特别强烈。
上周和一个老同学聊天,第二天他发消息说父亲凌晨心梗走了。我俩前一天还在讨论养老金规划,后一天他就面临生死别离。这种事,到了这个年纪,好像突然就不遥远了。
你发现没?“人是会死的”和“人是随时会死的”这两句话,重量完全不同。
年轻时觉得死亡是八十岁以后的事,现在快四十了,反而清醒:时间从不等人,所谓的“下一次”,从来没人给你打包票。
但你别误会,这不是悲观,是解脱。
正是因为看清了终点在哪,我才决定换种活法——把人生当成一场有限时间的游戏,规则自己定,目标自己设。我的玩法就两条主线:理性赚钱,健康活着。
赚钱这事儿,我现在特别“挑”
以前觉得什么风口都要追,现在反而冷静了。投资理财的本质不是暴富,是让你有选择生活的底气。
我总结了三不碰:
1.不碰“一夜回本”的诱惑——去年数字货币大跌,好几个朋友踩坑。人性就是这样,越急着翻盘越容易掉坑。真正的投资是种树,不是买彩票。
2.不碰看不懂的复杂产品——有个亲戚被结构性理财套牢,合同页的附加条款像迷宫。我现在只做减法:搞不懂底层逻辑的,收益再高也不碰。
3.不押上生存底线——永远留足2年生活费的钱在活期,哪怕看到“绝佳机会”。活着才能继续玩这场游戏。
那做什么?深耕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 比如我和几个医生朋友搞的社区健康小站,既是轻资产投资,又能整合医疗资源。赚得也许慢,但踏实。
健康才是真正的“复利投资”
去年体检,好几个指标亮黄灯。医生一句话点醒我:“你赚的钱,够住几天ICU?” 从那以后,我把健康当最硬核的资产打理:
①运动不拼强度拼频率——每天30分钟快走+每周2次力量训练,雷打不动。身体是1,财富是后面的0。
②饮食做“减法”——外卖减半,早餐固定吃燕麦鸡蛋。省下的医疗费比省下的饭钱多得多。
③定期“检修”不停留于体检——胃镜肠镜该做就做,预防型医疗才是性价比最高的理财。
特别想说说医疗养老资源整合。我为什么深耕这个?因为见过太多人年轻时拼命挣钱,老了一場病回到解放前。现在的我,在提前布局60岁的医疗通道、70岁的居家护理资源——这才是真正的长期主义。
现在我的生活状态:有缘就聚,没事就玩
失业过,也经历过项目倒闭。但现在看开了: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有钱时带家人去海边看日落,没钱时公园里晒太阳也一样香。重要的是:
不再为小事纠结——客户放鸽子?正好空出时间陪孩子搭乐高。
把经历变资源——上次帮朋友对接了医疗专家,后来他给我介绍了新项目。利他,最终是利己。
人到中年,最清醒的活法或许是:知道终点在哪,反而能踏实地过好当下。 赚钱是为了有选择权,健康是为了享受选择权。其他的,都是背景音。
如果你也对理性投资、健康管理有兴趣,或者想交流医疗养老资源,欢迎私信聊聊。人间这场游戏,组队打怪更有趣。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