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 |功夫鱼
有时候看新闻就像刷段子,明明讲的是人间惨剧,但剧情套路熟到不行,这次的主角是推土机和农田。
以色列军方打着“安全”的旗号,给了巴勒斯坦农民一个24小时限时大礼包:不是红包,而是“推平200杜纳姆土地”的惊喜套餐,乍一看好像在玩《模拟城市》,实则是现实版的“土地掠夺DLC”。
这事儿要是只当冷冰冰的国际新闻看,可能很快就被淹没在一堆资讯里,可换个轻松吐槽的角度,你会发现。这里头的逻辑就跟打游戏开外挂一样离谱,还带着满满的反讽意味。
以色列军方最近又发大招,给了巴勒斯坦农民24小时速通模式,不是限时打折,而是限时推平200杜纳姆的农田,差不多几十个足球场那么大,给出的理由则是我们熟悉的配方“安全需要”,可这就相当于,这“安全”就跟打游戏里开无限防御挂一样,嘴上说是防御,手上全是进攻。
这波操作看似是“农田削地皮”,实际上是为了给附近的定居点“打地基”,安全相当于挡箭牌,扩张才是真目的,就像有人说要帮你看房子,结果一转身房子成了TA的,还顺便换了大门锁。
巴勒斯坦的“墙与定居点抵抗委员会”统计过,2025年才刚过大半年,以色列就已经下了22道类似的命令,总共搞掉了607杜纳姆农地。
套路就是军事需要到圈地,农地推平到树木清零,再过段时间就是“新定居点上线”,这节奏就像手游里抽卡活动,一期接一期,永远不会停。
对巴勒斯坦农民来说,农田不是简单的“资产”,而是生计和身份,结果推土机一来,等于直接重启,重启人生收入没了、土地没了、文化纽带也被“拔网线”,要是换成你家后院突然被推平,说是因为隔壁邻居要“安全”,你不得心态爆炸?
军方还贴心安排了“24小时异议窗口”,听着挺人性化,但基本没人赢过,就好比游戏公司开了个“意见反馈”按钮,你点了半天最后得到一句:“谢谢反馈,我们会认真考虑(但我们就是不改)。”
每次这种事出来,国际社会都上线“表达关切”,语气大概是:“哎呀,这样不太好哦。”,但真正的制裁几乎为零,于是以色列就越来越自信,仿佛拿到了“无限免死金牌”。
整个西岸的套路都是“先军用,后民用”,一开始说是军事区、训练场、安全带,然后时间一长,啪啪!变成定居点或者扩展区,这就像租房子时说“先暂住”,结果半年后房东直接把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
图勒凯尔姆本来靠农业吃饭,现在地没了,农民只能被迫出去打工,年轻人流离失所,经济基础被抽掉,社会结构也跟着摇晃,这不是“修建安全墙”,而是**“把对方家拆了,然后逼人搬走”。
安全不能靠推土机推出来,你把别人土地、生活和尊严全推平了,还想让人乖乖不反抗,那跟在游戏里踢了别人掉线还想要“和谐公会”一样天真。
以色列可能推平200杜纳姆的土地,但推不平一个民族要活下去的意志。
这事儿就像梗里说的:“你可以摁下Ctrl+Z,但历史没撤销键。”
所以图勒凯尔姆的今天,不仅是一个地区的困境,更是全世界要面对的问号:“你到底站在哪一边,是推土机这边,还是被推倒的农田这边?”
更新时间:2025-09-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