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英国舰炮轰开了中国国门,一个婴儿在江苏出生。1939年,日军铁蹄踏碎山河,一个百岁老人在越南谅山病逝。
他活了整整100岁。经历了五个皇帝,六任总统。他把家里的3000亩地捐了,4万两白银捐了,亲手创办了复旦大学。
可就这样一个人,大半辈子背着“汉奸”的骂名,连亲妈到死都不肯原谅他。他叫马相伯,一个自称“叫了一百年都没把中国叫醒的老狗”。

马相伯精通八国语言,满腹经纶,本来是想搞洋务救国的。30多岁,他成了李鸿章的幕僚,去日本、去欧美,搞外交,办实业。
他以为能帮国家争点利,结果国家烂透了。

1895年,甲午战败,李鸿章去日本签《马关条约》。马相伯作为随员,就在现场。
两亿两白银,割让台湾。字是李鸿章签的,骂名是大家一起背的。
老百姓不懂什么弱国无外交,只知道“跟洋人打交道的都是狗腿子”。马相伯回国,满大街的唾沫星子。
更狠的是家里。他回家探亲,老母亲让人守着门,饭菜从门缝里递出来,死活不见他。
老太太说:“我儿子是好人,这当汉奸的不是我儿子。”
马相伯跪在门口,头磕得砰砰响,哭得没声了,门也没开。

后来母亲去世,至死没原谅他。
这口锅,黑得洗不掉。心灰意冷,他躲进了上海土山湾孤儿院,一躲就是几年。
要是换个人,早就抑郁了,或者真去当汉奸享福了。
可马相伯不。他心里憋着火:中国挨打,是因为没人才;没人才,是因为没教育。
没人懂我?那我就干给你们看。
1900年,马相伯60岁。按理说该退休抱孙子了,他却干了件疯事。
他把从祖辈继承来的松江、青浦等地的3000亩良田,加上现金4万两白银,全部捐了出来。
捐给谁?捐给教会,条件只有一个:办学。

1903年,震旦学院成立,他是创始人,也是校长。梁启超、蔡元培都来捧场。
可教会想把学校变成传教所,想奴化教育。马相伯不干了。
1905年,65岁的马相伯,当着所有学生的面,把校牌摘了。
他站在讲台上,老泪纵横:“我这把老骨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办中国人的大学!”
学生们跟着他走,那是大冬天,凄风苦雨。
没校舍,没钱,没设备。他是个干瘪老头,带着一群热血青年,在吴淞废弃的衙门里,挂起了新牌子——复旦公学。

“复旦”,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思就是:中国的天,早晚要亮!
为了复旦,他真的是“毁家”。儿子早逝,留下的孙女要生活费,他没钱,把孙女也送去学校,自己吃咸菜,省下每一分钱买书、买设备。
于右任被清廷通缉,逃到上海。马相伯不但收留他,还免了学费,让他化名读书。
他说:“我不怕连累,我只怕中国少一个有用的人。”

你以为办完学校就完事了?没完。
1931年,九一八事变。91岁的马相伯,坐不住了。
他把自己的字画拿出来义卖,筹款捐给抗日义勇军。他上街演讲,声音颤抖,却字字带血。
1932年,上海“一·二八”抗战,他连续四个月,发表12次广播演说。
他自称“爱国疯子”,说自己是“国家之光”。

1936年,沈钧儒等“七君子”被捕。96岁的马相伯,想去南京替他们坐牢。他说:“我年纪大,死不足惜,他们是国家的命。”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南京沦陷,上海沦陷。
这位百岁老人,被迫踏上流亡之路。从上海到武汉,从武汉到重庆,最后到了越南谅山。
路上,他还在写字卖钱。一旦筹到钱,立刻汇给前线。

他对自己抠门到了极点,对国家却大方得吓人。
1939年,100岁生日。全国都在给他祝寿,中共发来贺电,蒋介石送来“寿匾”。
他看着满屋子的贺礼,突然大哭:“国都要亡了,我这把老骨头还活着干什么?我是一只狗,叫了一百年,也没把中国叫醒!”
这一哭,把在场所有人都哭跪下了。
同年11月4日,马相伯病逝于越南。临终前,他问的最后一句话是:“前线消息怎么样?”

听到战况胶着,他没闭上眼,就在那儿瞪着,直到咽气。
他这一生,背过黑锅,散过家财,办过大学,救过国难。
生前,他是“汉奸”,是“疯子”,是“叫花子”。死后,他是复旦之父,是民族脊梁。
可惜,今天的人,只知道复旦大学牛,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所大学的地基,是一个百岁老人用血肉和委屈填平的。

参考资料:
从“卖国贼”到“爱国老人”,人生若觉太失意,请君看看马相伯.海报新闻.2019-11-04
大师,马相伯.文摘报.2018-04-09
复旦之父马相伯:百岁政治家的硬核救国史.澎湃新闻.2025-05-31
马相伯:毁家兴学创立复旦.复旦大学校友会.2020-04-07
更新时间:2025-11-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