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台牺牲的烈士后人今何在:吴石长子正厅级,女儿享受国务院津贴

前言

近期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播,于和伟饰演的吴石将军,让这位潜伏在国民党高层的共产党情报员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剧中他在刀尖上传递情报、面对酷刑坚守信仰的片段,看得观众热泪盈眶。

而现实中,这位 1950 年在台湾英勇就义的烈士,其子女们早已在不同领域扛起责任,长子官至正厅级,女儿成享受国务院津贴的科研专家。

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家庭的传承,更是烈士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

烈士吴石:隐秘战线的“密使一号”

要读懂吴石后人的选择,首先要回望这位烈士在黑暗中坚守的岁月。

吴石并非一开始就投身革命,他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在国军军队中官至国防部参谋次长,被蒋介石视为“栋梁之才”,1947 年还因功绩获得“台湾光复勋章”。

但在目睹国军的腐败与内战带来的苦难后,他内心的信仰逐渐转变,最终选择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党隐蔽战线的“密使一号”。

1949 年,解放战争进入关键阶段,吴石利用职务之便,将最核心的情报,台湾战略防御部署图,通过秘密渠道送往北京。

这份地图详细标注了台湾的兵力分布、防御工事位置,直接战略判断,连毛主席都曾对这份情报给予高度评价。

那时的他,明知每一次传递情报都可能暴露,却依旧冒险前行,用他的话说:“为了国家统一,这点风险算什么?”

可隐蔽战线的危险终究降临。1950 年,因叛徒蔡孝乾出卖,吴石与战友朱枫相继被捕。

敌人对他动用了各种酷刑,从鞭打、电刑到烙铁,试图逼他供出更多情报,但吴石始终一言不发。

在台北马场町刑场,他从容整理好衣扣,留下最后一句“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便英勇就义,时年 57 岁。

他牺牲时,留在大陆的长子吴韶成刚成年,女儿吴兰成还是个孩子,小子女则随母亲在台湾。

此后数十年,“吴石”这个名字被尘封在档案馆的铁皮抽屉里,直到多年后解密,家人才敢公开提及父亲的身份。

而国家对烈士家属的照顾,也从那时开始,从生活补助到子女教育扶持,从未间断,这份温暖,成了子女们成长路上的重要支撑。

长子深耕工业为民服务,女儿科研报国显担当

吴石烈士的信仰,没有随着他的牺牲而消散,反而在子女们的人生选择中,慢慢开出了花。

父亲牺牲时,吴韶成刚满 18 岁,“国军中将之子”的标签曾让他在成长中遭遇不少误解。有人质疑他的家庭背景,也有人劝他“低调做事”,但吴韶成从未被这些声音打倒。

靠着国家的抚恤与自身的努力,他考上了南京大学,毕业后主动选择投身工业领域,因为他知道,父亲毕生追求的“国家强大”,需要实实在在的建设。

他从河南省冶金厅的基层技术员做起,每天泡在工厂车间,跟着老师傅学习技术,跟着项目组攻克难题。当时河南的冶金工业相对落后,他牵头主持了多个技术升级项目,从改进生产流程到引入新设备,常常忙到深夜才回家。

有同事回忆:“吴总(吴韶成)从不说自己的家庭背景,只知道他做事特别拼,为了赶项目,连春节都在工厂过。”

凭借这份踏实与能力,吴韶成一步步晋升,最终成为河南省冶金厅总经济师,还当选为人大代表。

在任期间,他始终关注民生,多次提出“降低工业能耗、保障工人权益”的提案,真正做到了“为民请命”。

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执着,他总会提到父亲:“我父亲为国家牺牲了,我能做的,就是把他没看到的‘强大中国’,一点点建起来。”

与哥哥深耕工业不同,吴兰成选择了科研之路,而且一扎就是几十年。

她从小对中医感兴趣,长大后考入相关院校,毕业后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专注于中医药成分分析与国际推广。

在那个“西医更受重视”的年代,她的选择并不被所有人看好,但她始终记得父亲说过的“做有价值的事,不随波逐流”。

实验室的工作枯燥且漫长,她每天要对着显微镜观察样本,反复进行成分提取实验,有时一个数据不对,就要推翻重来。

有一次为了研究一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她连续在实验室待了一个月,连家人都很少见到她。

但正是这份坚持,让她主持的多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基金支持,研究成果还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亮相。

外宾来访时,吴兰成能用流利的英语介绍中医药原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价值。

凭借在中医药科研领域的突出贡献,她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面对荣誉,她总是很谦虚:“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比起父亲的牺牲,这些都不算什么。”

如今,吴石烈士的子女们都已年过古稀,但他们依旧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吴韶成退休后还会关注工业发展动态,偶尔参与政策咨询;吴兰成则继续带团队做科研,培养中医药领域的年轻人。

他们从未把“烈士后人”当作光环,反而将其视为责任,用一生的行动证明:父亲的信仰,早已融入他们的血脉。

从吴石烈士在隐秘战线的坚守,到他的子女在工业、科研领域的深耕,这个家庭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传承,不是口头上的纪念,而是把先辈的信仰,变成自己前行的力量。

国家没有忘记烈士,更没有忘记烈士的家人,而这份“不忘记”,也让更多人相信:每一份牺牲都有意义,每一种信仰都能在血脉中延续。

参考资料:

永恒的吴石同志

2021-04-15 16:32·新福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历史   国务院   长子   津贴   烈士   后人   牺牲   女儿   父亲   子女   领域   国家   情报   战线   科研   国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