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套人”,却在假装自己不是人

“皮套人”会梦见“完美情人”吗?

忙碌了一天的你,瘫倒在床上,点开自己标注的直播间,一位发色比你的未来还绚烂的二次元大帅哥,正因为打游戏输掉而“无能狂怒”。你嘴角不自觉上扬,顺手点了个“一键三连”;当TA带着哭腔感谢“老板”时,你手指一滑——价值1380元的“舰长”特效,在屏幕上冉冉升起。

这就是发生在虚拟主播(VUP)直播间的日常一幕。这些虚拟主播,通过动作捕捉和虚拟现实技术(例如Live2D、3D建模、PNG Tuber等)与观众互动,让众多粉丝热衷follow,氪金无算。那么,问题来了——要活人感,娱乐圈和MCN公司每天批量生产的小哥哥小姐姐各个人靓嘴甜,还不够嗑吗?要2次元,叠纸、网易、米哈游的制片人老公们变着法哄你的648,还不够氪吗?两头不沾的VUP究竟靠什么在收割你的爱和米?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科学……哦,不,是走近“虚拟主播”这场席卷网络的大型“赛博社交实验”。

“皮套”:主播们的“电子义体” 我们可以理解为主播们穿的数字 “衣服”。从科学角度说是指Live2D/3D模型,从科幻角度就是数字世界里的 Avatar。

“中之人”:就是镜头后的真人演员。我们可以类比成屏幕上的“皮套“是玲娜贝儿,而直播间“中之人”就是人偶下的演员,“皮套”是公司资产,但“中之人”才是那个无法复制的灵魂。

“套皮人”/“皮套人”:这两个存在细微差异的概念,广义上来说都是指“使用虚拟形象进行直播的真人”。相对来说“套皮人”更侧重于“一个真人套上了皮”这个行为,而“皮套人”则更侧重于“以皮套为形象的人”这个身份。

“前世/转生”:一种赛博朋克的“轮回”。当主播因为合约到期或发展不顺,换个新形象/新账号重新开播,这个过程就叫“转生”,而那个旧形象就是TA的“前世”,互联网六道轮回了属于是。

搞懂了这些黑话,我们才能继续深扒: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心甘情愿地当起了“皮套狗”?

身为V圈粉丝,你可以因为某个“皮套”而成为直播间常客,也可以因为声控而爱上某位“中之人”,甚至可以一边对着新推喊“老婆/老公”,一边在互联网的角落里疯狂挖掘TA“前世”的黑历史。V圈世界就是一个个带着半透明视窗的盲盒,开与半开之间,生活着“薛定谔的爱豆”。

套用一个经典的句式——不是在给虚拟主播上“舰”,就是在去采购“舰”的路上。(微科普:“舰长”是某网站的一种会员模式,可以近似看作普通路人与狂热粉丝的行为分界线。)皮套主播为啥有这么大的魔力?是“皮套狗”太孤独,还是“VUP”太会玩?不,是因为观众在套皮直播间里找到了现实中最稀缺的东西。

完美情人VS瑕疵人间

皮套人提供了一种奇妙组合——绝对可控的完美外观与充满惊喜的真实内核。皮套负责“美”,“中之人”负责“真”,完美的TA会游戏,会唱歌,会读SC(Super Chat,付费留言),会和观众分享生活中的糗事。我们早已厌倦了滤镜下的“真人”,转而投向一个光明正大造假但却更显真实的虚拟形象。这是一种“可控的完美”与“惊喜的真实”的结合体。

巴甫洛夫VS我的世界

皮套人在唱歌、聊天、念弹幕,“舰长”们在买会员、放火箭、刷弹幕。这是在看直播?不,这是真人版“我的世界”,这是“电子洛丽塔”的养成游戏!平台和主播,则通过“舰长”、“提督”这类氪金等级,设计了一套 “电子巴甫洛夫” 系统,让观众在“投喂—反馈—再投喂”的循环里,获得参与感与情感联结。

安全树洞VS避风港湾

虚拟形象是一个绝佳的保护罩!它不仅保护了“中之人”,让TA们可以卸下现实包袱,更放开地表达自我;也保护了观众,摘掉社交面具,去倾诉、发泄、寻求陪伴。在皮套的“掩护”下,直播间成为双方的安全“树洞”,每一个灵魂都可以在这里躲避现实风雨并肆无忌惮的搞风搞雨。

盛宴之下,暗流涌动。皮套之下,同样光与影并存,争议与讨论就像那一套套明码标价售卖的“皮套”一样,任人评说。

爱会消失,“中之人”也会塌房,这大概是所有“皮套狗”最深的恐惧。当虚拟主播被爆出负面新闻(如不实言论、私生活混乱等),完美的“皮”和真实的“人”出现巨大裂痕,有的主播会选择“秽土转生”(重建小号,稀释大号负面影响),导致核心粉丝强烈反感,粉转黑回踩。赛博恋爱亦有风险,电子情人也会犯“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

很多主播入圈,大都抱着“一夜暴富”的雄心壮志,殊不知此圈亦是残酷的金字塔结构。顶端的少数人拿走了绝大部分的关注和收益,底部的绝大多数,都在“用爱发电”,挣扎在“温饱线”下。光鲜的“皮套”之下,是无数个为生存挣扎的普通人。电子爱豆的竞争其实并不比现实世界更轻松。

更恐怖的现实是——技术永远不会停止脚步,当VTB/VUP方兴未艾,AIV主播(AI皮套人)已经出现了。那么,终极问题来了:如果有一个永不塌房、永不疲倦、永远完美的AI主播,观众是否还会选择那个会累、会犯错、会耍大牌的“中之人”?这个问题其实是V圈存亡的根本问题——我们需要的,到底是“完美的幻觉”还是“真实的陪伴”?

虚拟主播的火爆,表面上是一场技术的模式革新,骨子里依然是人类对情感联结的永恒需求。当我们挤在早高峰的地铁里,穿梭于冷漠的水泥森林中,内心深处渴望被看见、被理解、被需要,皮套人是一种选择,但不是终极答案。

也许,我们会被精致的皮囊吸引驻足,但最终让我们留下的,只能是皮囊之下那个可以共情的“人类灵魂”。虚拟是壳,真实是核,这或许就是所有“皮套人”魅力的根源所在。

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我们爱的从来不是精致却冰冷的“电子皮囊”。我们为之痴迷的,是皮囊之下会哭会笑、会努力也会摆烂、不完美却无比真实的“人类灵魂”。

编辑:Yuri

撰文:鱼龙曼衍

排版:张车车

设计:棒 棒

图源: 新浪微博、小红书、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8

标签:游戏   皮套   完美   舰长   真实   巴甫洛夫   皮囊   观众   形象   电子   真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