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吃完中国的“饭”,转身就帮美国“端碗”,印尼这波操作,不讲武德啊。
当地时间6月30日,印尼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加公开表示,印尼已向美方提议,双方可以联合投资一个稀土矿产项目。
这则消息传出后,在印尼国内和国际主流媒体并未引起太大波澜。
可在中国企业圈子和政策关注层,却立刻引发关注和争议。
因为,就在几天前,印尼刚刚完成了与中国合资打造的一项重大新能源产业工程。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亲自出席了该项目的剪彩仪式,落地地点位于西爪哇卡拉旺工业区。
总规划投资 59 亿美元,涵盖从红土镍矿开采、火法冶炼、湿法冶炼、电池材料、电池回收和电池制造等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全产业链。
是印尼历史上较大规模的电动汽车电池产业链工程,建成后将使印尼成为东南亚唯一能够实现动力电池从上游到下游全链条一体化生产的国家。
中方不仅提供资金,更提供了稀有金属提炼、电池模组封装、电芯标准体系等关键技术支持。
该工程被印尼媒体称为“新能源版图重构的核心”,中国为此付出了实打实的资源调配。
可万万没想到,项目刚刚官宣投产,印尼就转身向美国递交了稀土合作建议。
但要说完全不能理解,倒也未必。
想想特朗普对印尼做了什么,也就能读懂印尼这波“急转弯”的用意了。
4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恢复对印尼实施对等关税,覆盖面包括橡胶、纺织和林业产品等传统出口大类。
关税比率定为32%,在所有“发展中经济体”中属于较高水平,直接冲击印尼出口主导型经济结构。
面对这项关税政策,印尼政府第一时间派出代表团赴华盛顿交涉,希望争取关税豁免或降低幅度。
可惜呀,谈判没有结果,美方表态模糊,不承诺调整。
印尼于是就开始在政策层面调整策略,主动向美方靠拢,增加投资诱因。
早在2024年中旬,印尼曾因《通胀削减法案》的政策压力,提出要在新建镍冶炼厂中,将中资企业的持股比例控制在25%以下。
相关言论由印尼海洋事务与投资统筹部副部长塞普蒂安对外证实。
他说,这样的做法是为了“确保外国资本来源多元化”,也是为了避免美国认定中资背景企业为“受关注外国实体”。
这段表态当时并未引起广泛关注,但从结果来看,印尼的对美倾向已经在政策设计中埋下伏笔。
“受关注外国实体”是由美国能源部制造和能源供应链办公室制定的标准,主要针对中国、俄罗斯、朝鲜和伊朗等国家。
印尼此举,意图明显:减小中国企业影响力,以迎合美方对于电池补贴、关键原材料政策的审查标准。
而这次稀土合作的提出,也只是想让美国能在关税问题上“手下留情”。
美国当然乐见其成。
自2022年起,拜登政府推进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就明确指出,未来全球关键矿产资源“不应集中在单一国家手中”。
印尼是核心成员国之一,而中国未被纳入该框架。
美国将印尼视为在东南亚整合稀土和镍资源的重点合作对象,长期在推动与印尼的矿业谈判。
印尼的表态,无疑对美国释放出了“合作就绪”的积极信号。
但问题来了印尼有什么底气谈稀土?
印尼确实有一定的稀土存储量,但尚无成熟的稀土分离工艺,也没有工业规模的精炼设备。
而美国也面临类似困境——其在加州芒廷帕斯虽有稀土矿山,但缺乏独立提炼与分离技术。
两个国家凑在一起,倒也能勉强算是“难兄难弟”。
因为,全球真正掌握稀土分离技术的国家,只有一个:中国。
如今稀土问题已经成为了悬在美国头上的一把利剑,在两轮中美谈判中,特朗普政府都牢牢咬住稀土问题不放。
稀土之所以成为中美博弈的核心节点,正因为其下游广泛涉及芯片制造、军工、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
F-35战机一架要用到417公斤稀土材料;一枚巡航导弹中的导航系统和雷达组件,也离不开稀土磁体。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急于“脱钩”,可以理解。
过去十年,美国不是没有尝试复兴稀土产业,试图摆脱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但始终无法实现产业链自主。
日本、欧盟、澳大利亚这些年也没闲着,都在试图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曾在马来西亚建起稀土提炼厂,却因环保争议不断,被迫限产。
日本方面则在2025年7月1日宣布,将于2026年启动太平洋海底稀土采矿试点。
听起来挺先进,实则掣肘重重。
据估算,南鸟岛周边海域的稀土储量高达 1600 万吨。
但深海开采成本极高,采集速度仅为陆地矿山的 0.3%,成本是陆地开采的五倍,每吨稀土矿石平均采掘费用远超市场均价,商业化前景黯淡。
这么高的成本,让这些项目即便上了马,也跑不快。
所以,即便日美澳跳出中国稀土体系,想独立维持供应,也得付出远超常规的代价,还不一定跑得通。
如此看来,印尼现在拿稀土当缓兵之计,也不是个办法,毕竟未来能不能做出来,还是个未知数。
不过,他们显然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是何种对手。
特朗普的谈判里没有“感恩”这个词。他曾在中美贸易战中反复横跳,最擅长的恰恰是利用对方的恐惧层层加码。
印尼越是显露对关税的畏惧,特朗普越会视其为待宰肥羊。
印尼不脱一层皮,32%的关税是不可能轻易降下来的。
前几天,中国商务部官方向全球发出了一个呼吁和一个提醒:呼吁各国在关税问题上,保持原则,站在正义一方;提醒各国,不要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出卖中国的利益。
很显然,印尼没有听懂咱们的话,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特朗普会有啥反应。
如果不出意外,他很快就会对印尼提出其它过分的要求。
中国与印尼目前合作仍在继续,不仅是电池工厂,在水电、地热资源开发、跨境支付和基础设施方面,中方投资正在持续推进。
但新一轮稀土言论之后,中国企业和政策层显然需要重新评估与印尼的未来合作风险。
更关键的是,这也为中国与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转移合作敲响了警钟。
它提醒中国在与其他国家开展技术转移合作时,要更加注重对合作对象的考察,充分考虑对方在国际政治经济博弈中的立场和可能的行为变化。
加强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确保 “一带一路” 倡议下的合作项目能够稳定、可持续地推进。
此外,印尼这场“左右开弓”的策略是否真正能带来实质好处,也难言乐观。
美方并未对印尼的稀土提议作出明确表态,更没有承诺任何关税减让。
印尼以资源为筹码,与美方博弈,但若不能达成明确交易,对其解决眼前经济难题未必有用。
不过,印尼这一动作也恰巧给我们提了个醒,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中印合作需继续,但警惕之心不可放松。
技术输送不能换来对等关系,那就只能靠实力说话。
免责声明:本文国际新闻均来自公开信息整理,文中观点分析仅代表个人,无任何不良引导。因国际局势动态多变,信息会有时效性差异,本人已尽力核实,如有虚假或存疑部分,请立即联系进行删除或修改。如涉及版权和配图问题,侵删。请读者理性判断,风险自担。
更新时间:2025-07-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