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星际之门”被曝背后有外资掌控,“数字主权”成国际资本秀

文|孙玉良

当特朗普踏上英国土地,英媒争相报道“科技繁荣协议”,英国政府挥舞着数字主权的旗帜,高呼打造英国“星际之门”(Stargate UK),仿佛未来已经在眼前。然而,当烟雾散去,台面上的光鲜背后,却隐藏着另一番现实:这场所谓的英国科技胜利,实际上是一场由澳大利亚资本操控的表演。

Nscale,这家被誉为英国版“星际之门”的企业,确实在英伦部署了庞大的人工智能计算能力。英伟达投入五亿英镑,12万块芯片铺开云端,英国的数据中心即将成为欧洲最大的AI超级计算集群。表面上看,这是科技自主的里程碑,是英美合作的产物,是英国数字雄心的象征。

但仔细翻看公司股权,注册地固然在英国,背后老板却是澳大利亚的Arkon Energy。这个成立仅一年、刚刚完成A轮融资的初创公司,凭借海外资本和国际企业的加持,摇身一变成为英国“主权基础设施”的代表。英国政府在媒体前宣称“自主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而实际上,控制权掌握在远在澳洲的公司手里。所谓的“数字主权”,在这里变成了一场精心包装的国际资本秀。

英国原首席数字和数据官布拉肯直言,英国从一开始就在人工智能时代落于下风。数据、技能、生产能力缺口明显,关键技术被外包,国家的战略主动权被拱手让出。即便是“Stargate UK”这样宏大的名号,也只是掩饰现实脆弱的一层华丽面纱。英国社会欢呼AI超级计算机的到来,但少有人注意,这台机器的真正主人并非英国,而是国际资本。

这场闹剧背后,是数字主权与国家科技战略的错位。政客们在仪式上握手、签约、摆拍,仿佛掌控未来;工程师和科学家则在现实中面对技术依赖、数据流动受限的困境。合作伙伴来自OpenAI、微软和英伟达,看似是科技联合军团,实际上将国家技术发展置于跨国平台的控制之下。所谓“主权AI”,变成了外部资本与企业话语权的集合体。

英国的案例揭示了一个普遍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国家主权不再仅仅依赖军事实力和外交手腕,更多取决于技术掌握、数据储备和人才培养。而英国在这些领域的战略选择,似乎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和外资,使国家真正的科技自主权变得脆弱。政绩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让“星际之门”的光环显得讽刺而荒诞。

媒体与公众被宏大项目和数字梦想迷惑,新闻标题中充斥着“英国最大AI集群”“主权基础设施”“超级计算机”的字眼。但现实中,这一切的控制权并不属于英国,而属于拥有资金、技术和话语权的海外企业。英国政府的宣传与实际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断层,这种“虚拟主权”的表演,反映出国家战略思维与全球科技生态的不对称。

当特朗普访英、签署协议时,英媒聚焦“历史性合作”,仿佛英国站在了AI时代的制高点。然而,如果忽略背后股权结构、资本来源与实际控制力,这种胜利不过是一种幻觉。英国的技术自主仍然是纸上谈兵,国家对人工智能的真正掌控力仍在他国手中。

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每一次国家战略的展示都值得谨慎解读。英国“Stargate UK”被塑造成科技骄傲,但现实告诉我们,科技基础设施的国籍与控制权比宣传更关键。缺乏自主控制,所谓“繁荣协议”和“主权AI”项目,更多成为资本的游戏,而非国家力量的体现。

英国的选择,也暴露了西方科技战略中的困境:在数字经济与AI时代,依赖外资、依赖跨国科技巨头,容易让国家失去主动权。政策与现实之间的鸿沟,需要通过真正掌握技术、培养人才和掌控数据来弥合。仅靠签约、媒体造势和宏大项目的名称,无法换取真正的科技自主。

“Stargate UK”发出的光芒,照亮了媒体报道,却掩盖了战略的空洞。英国的数字梦想,若没有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将如同悬空的星门,只是一场资本主导的视觉盛宴。AI时代的科技主权,不在口号与仪式,而在数据、芯片和算法的控制权,以及国家真正掌握这些核心资源的能力。英国,正站在这种错位的十字路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科技   英国   主权   星际   外资   资本   数字   国际   国家   人工智能   英国政府   控制权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