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和实业发布公告,将引入中资,考虑四个月,李嘉诚最终妥协

7月28日,长和实业集团发布公告,关于出售全球43个港口一事,拟邀请来自中国内地的投资者加入成为财团重要成员。这场自3月4日开始,争议至今的交易风波,到这里,算是有了一个最新的进展。


李嘉诚出售重要港口,尽管中资报价高,他却执意卖给美国财团

李嘉诚的商业帝国掌控着全球23个国家,43个港口,从巴拿马运河到荷兰鹿特丹,从中国香港到英国菲利克斯托,这些战略要地掌控着全球20%的集装箱吞吐量,年利润超百亿港元。特别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咽喉要道巴拿马运河,更是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被有关国家虎视眈眈。


3月4日,长和实业集团发布公告,宣布与贝莱德-TiL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拟向该财团出售旗下和记港口集团非中国资产,即上述分布在23个国家的434个港口,基础售价为142.12亿美元现金,预期将为长和集团带来190亿美元的收益。


然而,有消息说,大陆企业中远海运曾提出350亿美元收购80%股份,较贝莱德溢价54%;招商局2015年报价1500亿港元(约194亿美元)收购40%股份,对应整体估值388亿美元,较贝莱德交易溢价66%,可是,李嘉诚都没卖,这次却选择便宜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


引起舆论风暴,李嘉诚被批毫无家国情怀

交易消息一出,立马冲上热搜,舆论瞬间沸腾。网友怒斥:"中资出高价不要,非要卖给美国,这是典型的'端碗吃饭,放碗骂娘'!"


香港《大公报》接连发表多篇文章予以警醒,一是题为“饮水思源有担当 背靠祖国谋发展”的社评。还有“莫天真 勿糊涂”和“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两篇评论,向李嘉诚提出告诫;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也在社交媒体发文,对李嘉诚向美国贝莱德集团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交易提出意见。



巴拿马运河是全球航运的"咽喉",每年通过的货物价值超1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国货物;荷兰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港口,掌控中欧贸易命脉。若这些枢纽落入美国财团之手,中国企业在全球物流网络中的话语权将受到严重威胁。美国国会曾致信巴拿马政府,声称中远参与运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如今李嘉诚却主动将港口送上门,正好合了美国的意。


其实,李嘉诚的见利忘义的标签早已深入人心。从2013年开始,他陆续抛售内地资产,转投英国基建,被质疑"赚中国人的钱,去养外国人的市场"。此次港口交易,再次证明他这个人没有祖国。


这次风波李嘉诚挺不过去,选择妥协

面对全国以及香港内部排山倒海的批评,经过四个月的考虑,李嘉诚家族终于妥协。最新消息显示,交易方案已调整为"贝莱德+中资投资者"的混合模式,中远海运等企业将参与部分股权收购。这一转变,既是市场压力的结果,也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港澳办主任堡夏宝龙曾对澳门企业家说,针对霸权行径,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一种就是软骨头,“下跪”求饶。这样的人必为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所不齿。另一种是硬骨头,挺身而出坚决斗争,展现出中国人的铮铮铁骨。这样的人是英雄,为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所敬仰。这也是从侧面给予李嘉诚警示。


在全球化的今天,生意可以做到世界每个角落,但国家利益永远是底线。李嘉诚的"精明"之所以引发众怒,正是因为他忽视了这一点——当商业决策与国家安全、民族情感相冲突时,任何"纯粹的市场行为"都将成为借口。



李嘉诚的港口风波,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资本的无国界与国家利益的有边界。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中国企业唯有将自身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毕竟,没有国家的繁荣稳定,哪有个人的商业帝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2

标签:财经   中资   实业   公告   巴拿马运河   港口   美国   财团   美元   鹿特丹   国家   香港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