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正热热闹闹过国庆的时候,隔壁的阿富汗却陷入了一种极端冷清的状态。9月29日下午,整个国家突然断网,全国范围内的电话、网络、短信全数中止。
这个决定不是突发事故,也不是技术故障,而是执政当局的主动操作。断网之后,4300万人的生活像被一键清除,信息没了,联系没了,外部世界也消失了。
而这背后,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统治方式的选择,也直接影响了一个国家的未来走向。
这不是断一会儿Wi-Fi,也不是哪个城市临时维护,而是整个国家被拉了闸。首都喀布尔本来是阿富汗最繁忙的地方,但断网后变得空荡荡。机场没法运行,航班调度系统瘫了。银行也关门了,没网络就没法办理业务,取款、转账、国际汇款统统停摆。市中心的商场和商铺关门闭户,没人知道还能不能营业。
一旦网络断了,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生活中那些早已依赖数字系统的环节。比如医院,平时病人信息、急救调度、远程诊疗这些都要靠网络维持,现在一断,什么都做不了。物流也跟着停了,别说快递,连基本的货物运输都成了问题。
而且这次断网并不是没来由的。早在半个月前,全国很多地区就开始断断续续地出现光纤被人为切断的情况。所以这次全国断网,其实早有迹象。只是没人想到,政府会真的下这么狠的手,毫无预警,直接把整个国家拉成了信息孤岛。
外界的反应也很快。国际组织纷纷发声,认为这不是一般的通信问题,而是一场人为制造的危机。因为阿富汗本身就很依赖外部援助,很多救援项目、医疗支持、教育资源都需要通过网络来协调。断网之后,这些基础支持也跟着中断,无异于雪上加霜。
对普通人来说,网络不仅是娱乐工具,更是他们活下去的方式。尤其是城市里的一些小商贩、手艺人、老师、自由职业者,他们靠着网络接单、教学、做生意。没有网络,他们的收入就等于没了着落。
而阿富汗现在的经济状况本来就不乐观,大多数人收入极低,生活全靠省吃俭用。网络虽然贵,但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不可缺的支出,因为它是他们接触外界、挣点小钱的唯一方式。现在网络断了,就像把他们最后的生活支点也踢开了。
除了经济上的打击,断网对女性的影响尤其大。塔利班自重新掌权以来,逐步收紧对女性的限制,从教育到就业,再到出版和日常生活,空间越来越小。很多女孩被禁止上学,女性工作岗位大幅减少,连一些专门给女性开的课程和项目也被叫停。
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成了很多女性唯一还能接触知识、继续学习的渠道。断网之前,不少女孩靠着线上课程继续读书、学技能,有的甚至靠远程工作补贴家用。可一旦网络被切断,她们就彻底被困在屋里,与未来断了联系。
所以这次断网,不只是关闭了一个国家的信号塔,更是把一群人本就岌岌可危的希望彻底掐灭。尤其是对那些本来就没有多少资源、没有多少选择的人来说,网络不是奢侈品,而是生存底线。
虽然塔利班方面声称这是“技术维护”的需要,但从前后表现来看,这更像是一次有计划的封锁行动。此前就有官员提到,限制网络是为了避免“不道德内容”的传播。这种说法虽然含糊,却透露出一个核心逻辑:控制信息,就是控制局势。
塔利班上台以来,对外来思想和内部声音都一直保持高度戒备。他们不希望年轻人接触外部世界,更不希望外界听见阿富汗内部的声音。所以从限制媒体、打压记者,到禁止出版女性撰写的书籍,再到这次全面断网,都是同一套逻辑在延续——封闭比开放更安全,单一比多元更可控。
但问题在于,现代社会的运行早就离不开网络了。不管是教育、医疗,还是经济活动和基础服务,所有一切都需要信息流通。一个国家如果选择主动切断自己的信息系统,就等于把自己关进了黑屋子,不仅挡住了外面的光,也挡住了自己的出路。
多家国际人权组织都对此次断网表达了担忧。他们认为,这种做法会对国家的长期发展造成严重打击。没有网络,就没有现代教育,没有远程医疗,没有外部投资。更重要的是,没有信息流通,就没有社会活力,一个国家不可能靠封闭走向繁荣。
而且,断网越多,越说明统治者对社会的不安越深。真正自信的政府,不怕人民上网,不怕世界看进来。反过来说,只有当一个政权对自身的统治能力缺乏信心,才会选择用断网这种方式来应对压力和风险。
作为阿富汗的近邻,中国一直高度关注局势变化。这不仅是为了地区安全,也是出于发展合作的现实需要。
过去几周,中国在多个国际场合上表达了对阿富汗局势的关切。从特使会议到外交会谈,中方一方面强调尊重阿富汗主权,另一方面也明确提出,要保障普通民众的基本权利,特别是女性和儿童的受教育权和经济参与权。
中国的态度很清晰:阿富汗的稳定不能靠封闭来实现,只能通过发展来推动。中方提出的“以发展促稳定”,是希望通过经济合作、互联互通,把阿富汗带进区域经济圈,让它有机会自我造血,而不是永远依赖援助。
同时,中国也指出,要解决当下的问题,西方国家尤其是那些曾经深度介入阿富汗事务的国家,不能只撇清干系,还要承担应有的责任。恢复资产、解除制裁、推动重建,这些都是国际社会应尽的义务。
当然,阿富汗自身也要迈出关键的一步。如果一个国家选择自我隔绝,那外界再多的援助也进不去,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中国的立场是务实的:既提供支持,也提出要求,希望阿方走出封闭状态,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10月1日下午,断网持续了整整两天后,塔利班宣布恢复网络服务。街头一片欢呼,民众纷纷打开手机,像是重获自由一样。但短暂的恢复并不能掩盖更深层的问题。
这次断网事件暴露的不只是通信脆弱,而是整个治理体系的问题。从信息控制到权利压制,从经济停滞到社会封闭,一个国家不能靠拉闸来维稳,也不可能靠“沉默”来维持表面的秩序。
未来是否还会再次断网?没人敢打包票。但可以确定的是,只要统治方式依然选择封闭保守,只要对民众的基本权利缺乏保障,这样的危机就不会是最后一次。
对阿富汗来说,真正的希望不是某一天网络恢复了,而是有一天它能够像正常国家一样,被理解、被信任,也能信任自己的人民。而这一天,也许还很远,但必须有人推动它早一点到来。对邻国,对世界,对4300万人来说,这不只是道义,更是责任。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