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日,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什基安提出了一个很有新意的建议:
他希望上合组织成员国能更多地用自己的货币进行贸易,还要一起完善金融体系,以便在遇到外部制裁时能更好地应对。
这番话在会上引起了不少关注,也让人们对未来上合组织的合作模式有了更多想象。
佩泽什基安这次带来了一套“三步走”的计划,名字叫“上海合作组织特别账户和清算”。
说白了,就是希望上合组织能有自己的结算机制,成员国之间不用绕道美元,直接用本币做生意。
这样一来,大家的钱流通得更顺畅,遇到外部压力时也能更稳妥。他还提议开发一套包括央行数字货币在内的数字化系统,让资金流转更方便,信息更透明。
除此之外,还建议设立一个多边互换基金——如果哪个成员国碰上制裁或者流动性紧张,大家能一起帮一把。
这些设想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上合组织的经济“抗压能力”更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树立一个公平、多元的榜样。
不仅如此,佩泽什基安还呼吁,应该成立一个外交部长委员会。
这个委员会可以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商量对策,还能更快应对各种主权受到侵犯的行为。这样一来,组织内部沟通更顺畅,行动也更有力。
其实,这已经不是佩泽什基安第一次公开提到“去美元化”了。
去年在俄罗斯召开的金砖国家会议上,他就曾经强调,本币结算是挑战美元主导地位的重要一步,也受到金砖国家的认可。
当时,俄罗斯总统普京还手拿印有金砖国家标志的钞票合影,这画面一曝光,外界立即开始猜测金砖国家是不是要搞“共同货币”。
这些动向,足见各国对本币合作、金融安全的高度重视。
但国际局势变化莫测。去年年底,特朗普就曾放话称,如果金砖国家敢用美元以外的货币做生意,美国将征收100%的关税。这种强硬态度,也让各国更加坚定了寻找替代方案的决心。
毕竟,全球贸易越来越多元,依赖单一货币难免有风险。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都在不断摸索,如何让本币在国际贸易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这背后其实也是各国对自身经济安全的深思熟虑。
这次天津峰会上,有个小插曲引发了外界议论。会前的合影环节,大家发现佩泽什基安并没有出现。
伊朗媒体的说法是他迟到了,而他的通讯副手则解释说,正式会议其实第二天才开始,这次合影只是一次非正式晚宴的活动。
还有媒体猜测,可能是因为宴会上有酒精饮料,而这对伊朗官员来说比较敏感。
不管怎样,这个细节也说明,各国在交流时会照顾到彼此文化和习惯的差异,追求合作的同时也互相尊重。
在这次峰会期间,德黑兰方面其实非常看重与中俄两国的会面机会。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伊朗希望能够借力上合组织,在核问题等敏感领域争取更多支持和理解。
从现实来看,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要想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多话语权,就得有自己的金融“护城河”。
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曾经让不少国家受益,但也带来了一些被动。比如一旦遇到制裁,经济很容易受到影响。
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本币结算的推进,就是希望让大家在国际贸易中更独立,有更多自主权。
尤其是像我国这样的大国,近年来一直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对上合组织来说也是个非常利好的趋势。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