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严格依据权威信源(官媒占比超80%),结合最新动态及历史数据,最终观点保持中立。结尾附有参考资料。如有新动态,望提醒博主。
虽然已经进入全民自媒体时代,但官媒渠道的信息源仍然掌握着强大的权威力。
大到国家政策小到天气交通,都是关乎普通老百姓日常的点点滴滴。
在网络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大家会更相信官媒发出的报道,这是依据多年来对官媒从业者以及平台专业水平的信赖。
如果官媒出现了“故意错误”怎么办呢?
不知情的群众会选择相信,然后做出错误判断,以至于误会政策或憎恨有关部门?
文化层面出了问题,虽然不会立刻“见血”,但也足以埋下潜在危机。
国外不法势力企图扰乱我国,从文化从业者渗透的概率很高,今天要说的就是其中一个案例。
被蛊惑的人叫董郁玉,他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以优异成绩考上北大,后来还拿下了硕士学位。
这份履历在当年含金量很高,他也顺利成为央媒笔杆子。
此后董郁玉逐渐被国外势力引诱蛊惑,做出了不少背叛国家的事,在快要退休时被一举抓获。
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董郁玉究竟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1964年董郁玉出生在辽宁一个普通农户家庭,父母都是世代耕地的农民,没有资源也提供不了精神支持。
可董郁玉从小头脑就比较聪明,深知要改变命运只能靠读书。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基本不用父母操心。
高考后董郁玉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大学,成为十里八村羡慕和膜拜的对象。
1987年董郁玉修完所有学业,成功拿到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学位。
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这样的履历无疑是含金量非常高的。
董郁玉在学校主修法律,但他的文笔非常好,业余时间也会在各个杂志社投稿发表。
在毕业之前就有不少作品登上文学杂志,这也为他顺利进入《光明日报》买下伏笔。
毕业后董郁玉没有成为一名律师,反而接受了《光明日报》邀请,成为一名职业撰稿人。
浓郁的兴趣爱好、出色的天赋加上领导栽培,名校出身的董郁玉很快得到晋升,成为《光明日报》的副主任。
他有稳固的学历基础,还做出了不少成绩,前途可以说一片光明,
不久后单位有公派留学的名额,董郁玉成为其中一员。
公派留学是国家出钱,让优秀的员工可以到国外学习先进知识,从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回国后可以把经验运用在自身工作上。
董郁玉一开始也是抱着这样的态度,可没过多久他的心态就转变了。
当时董郁玉在哈佛大学留学深造,那里的一切都让他感觉新奇。
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以及周围同龄人的时尚,都让董郁玉的心理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
促使他真正生出叛变之心的是美方相关人员的刻意接近。
对方看中他的身份,知道他掌握着笔杆子,于是故意靠近他套近乎。
许以一定的金钱报酬,让董郁玉回国后写一些有利于美方的文章。
没多久董郁玉就结束了留学生涯,回国后他果然改变了文风,在文章里悄悄埋下种子,夸赞美国的一切。
这种文章让看了的人对美国心生向往,认为那是个自由又民主的国度。
同时也会拿自己的国家出来对比,从而产生失望和愤怒。
2010年董郁玉又前往日本留学,这次他被日方情报部门看中。
对方派出相关人员专门接触,对董郁玉十分热情。
无论生活上还是学习中都给予很大帮助,还特别摸清了他的喜好,“对症下药”给了很多好处。
这下董郁玉沉沦得更深了,拿了丰厚报酬后回国,开启了他的“离间大业”。
因为出国留学的经验,董郁玉回国后还升官了,在《光明日报》评论部担任副主任。
不仅自己掌握笔杆子,还能指导修正一批编辑们的文章,这让他的“大业”有了很大的施展空间。
他可以轻易在央媒头条上刊登对美日有利的文章,同时也暗暗写了不少文章抨击国内制度,目的就是为了引发大众对国家的不满情绪,让美国、日本的形象越发高大。
除此之外,董郁玉还利用权利之便,一直源源不断向日本输送国内的秘密资料。
由于对外形象是北大高材生、留学海归以及央媒副主任,董郁玉的风评还算不错。
没人轻易质疑他的文章,他也得以在宽松的大环境下一直从事着肮脏的“叛国事业”。
在董郁玉发布的众多“指向性文章”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禁止焚烧秸秆。
在我国被西方国家指责环保不过关那些年里,董郁玉非但没有写文章护国,反而在这种舆论潮流下加了一把火。
他指出国内环保之所以搞得不好、雾霾大,是因为农民焚烧秸秆造成的。
他在文章中大肆渲染焚烧秸秆的危害性,称其不仅影响空气,还对土地造成很大损害。
当时董郁玉是《光明日报》副主任,还拿过不少新闻界的奖项,是名副其实的央媒笔杆子。
很多人没有质疑他的言论,反而觉得事实就是如此。
这种一刀切禁止焚烧秸秆的说法,让不少农民遭了罪。
很多地区开始禁止焚烧秸秆,偷偷烧秸秆的农民还会被抓住写检讨、拍照示众。
多年后环保实验表明,焚烧秸秆虽然会产生烟雾,但不是造成大气污染的直接因素。
提出直接禁烧观点的人,远离了农村、农民以及农业,达不到效果还折腾了不少农民朋友。
熟悉董郁玉的人都知道,他在日本留学回来后就留起了小胡子,这种形象是十分经典的日系风格。
除此之外,董郁玉还给儿子起名叫“董一夫”,这个名字也跟日本人起名逻辑十分接近。
这种种表现其实都在反映他的心理,彼时日方情报人员已经许诺他不少好处,其中一项就是承诺日后给予日本永居资格。
也许董郁玉早已做好了移民准备,这才把自己和儿子弄得“日本化”。
在对外秘密输送资料和写文章影响舆论长达30年里,他几乎没有露出破绽。
这种情况下董郁玉行事越发大胆,在2022年公然写了一篇文章《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
文章里强调美国学校有多好,越来越多人送孩子去美国留学等等。
不久后董郁玉的儿子还写了一篇文章作为回应,名字为《我要去美国读大学》。
两人这一来一去的操作过于明显,引起了国安部门的注意。
在仔细调查下董郁玉终于露出马脚,他长期跟日本情报人员秘密往来,输送资料以及收取不当报酬的事实被发现。
2022年某一天,董郁玉跟日本相关人员再次约会见面。
他手里拿着军工研发数据的U盘,包裹在纸巾里正准备递给对方时,当场被我国执法人员撞破抓获。
此外他们还在董郁玉家中发现了加密笔记本以及通讯设备。
其中还有账本,记录着这些年他收受的贿赂和好处。
总计3700多万元人民币,包含了日币、美元以及其他外汇。
2024年董郁玉的间谍罪被坐实,他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同时没收个人所有财产。
当通告出来后人们大吃一惊,大家没想到这个北大高材生、央媒笔杆子居然是间谍,从事叛国之事长达30年!
期间他不知向外流出了多少机密信息,同时又主导散播了多少损害国家的言论。
董郁玉被判刑后他的儿子就消失了,据说已经携款逃亡了海外。
对于他父亲的行径,想必他之前也知道一二。
不然怎么会写出一篇回应文章,又提前做好跑路的准备?
董郁玉虽然已经以法规案,但他多年来造成的影响已经产生。
像他这类掌握官媒发声渠道的人,一旦被国外势力腐蚀,引发的伤害是从内到外的。
以前不少国人觉得“国外的月亮圆”,从而导致高知人才流向海外,对我国经济和技术发展造成一定阻碍。
这其中就有董郁玉一类人的“功劳”,他们总是拼命渲染国外的优越性,才让不少国人产生了迷思和错误认知。
董郁玉出生在朴实的农村家庭,靠自己的能力考上北大硕士,属于当时罕见的名校高材生。
毕业就进入了《光明日报》,后来一路被器重栽培送往国外公费留学。
可董郁玉在出国阶段没有念着祖国的好,反而被国外的花花世界以及利益诱惑,开始了出卖祖国的不法行为。
在长达30年的卖国生涯里,董郁玉占据着央媒笔杆子的重要位子,始终没有被外人察觉。
他也因此收获大量不当利益,上千万的资金以及洋房别墅,都进入了董郁玉的私人腰包。
也许是快要退休了,董郁玉麻痹大意露出了狐狸尾巴,让国安人员一举抓获。
其实像董郁玉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之前财经主持人成蕾潜伏超20年,让我国损失上千亿。
那些看似光鲜亮丽、履历优秀的人,实际上很可能内心已经变质,成为别国偷窃我国机密的棋子。
我国如今正在奋力发展,很容易被其他国家盯上,那些电视剧里才出现的间谍,说不定就在我们身边。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信息:
《他是央媒笔杆子,潜伏中国三十年传递情报,2022年临退休接头被捕》
2025-04-25 06:25:03 来源: 哄动一时啊
《潜伏中国30年甘当日本间谍,他终于伏诛...》
2024-12-04 13:36:10 来源: 看界馆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