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手擒下的3名华人首富,看看他们干的事,根本不值得饶恕!

如果你是首富,你会选择遵纪守法,老老实实赚钱,还是会被金钱蒙蔽双眼,为了所谓的“名利”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肯定会选择用赚来的钱回馈社会,但是人性中的“恶”,却让有些人一步步的踏入了深渊。

这三位曾经的华人首富,就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最终被国家出手拿下,而他们做过的事情,根本就不值得饶恕!

黄光裕——操纵汇率的家电大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年纪轻轻的黄光裕不想给别人打工,于是拉着兄弟凑了点钱,在北京找了间不起眼的小铺面,专门卖电视机、冰箱这些家用电器。

可这铺面位置太差,不在热闹的商业街,路过的人没几个,店里的电器摆了好久都卖不出去。

眼瞅着要撑不下去,他们琢磨出了新法子:

别人卖电器都加价不少,他们就少赚点,走薄利多销的路子。为了让店铺出名,他们还花小钱在报纸缝里登小广告。

广告的见效很快,大家觉得在黄光裕这买家电划算,不但自己购买很多,还会拉着邻居朋友来。

随着来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多,黄光裕店铺的口碑也慢慢做了起来。

后来,他干脆给店铺起名为“国美电器”,然后开起了连锁店,一家接一家地往外地扩。

2004年,随着交易额的不断增加,国美成功在股市上市,黄光裕一下子成了中国首富,身家有105亿。

到了2008年,国美的门店已经开到了330家,黄光裕的身价也涨到了430亿。

可随着钱越赚越多,黄光裕开始不满足于零售那点安稳利润,总想着更快地赚大钱。

2007年,他开始偷偷搞非法外汇交易,还操纵暗中汇率,靠这种方式在短短3个月内就敛财无数。

他以为自己做的一切天衣无缝,可法网恢恢。

2010年,黄光裕因非法交易被逮捕,法院判了他 14 年刑,还罚没了8亿财产,曾经的首富一下子成了阶下囚。

而黄光裕这一入狱,国美一下子就乱了套。

公司高层们争着抢权力,整整两年都没定下靠谱的带头人,公司陷入了权力真空。

与此同时,淘宝、京东这些电商平台慢慢起来了,大家都习惯在网上买电器,线下门店的生意越来越差。

等黄光裕刑满出来后,面对这种情况痛心不已。

他想挽回国美,可线上拼不过电商的流量和价格,线下门店又没了往日的人气,不管怎么调整策略,业绩还是一个劲地往下滑。

曾经的商业帝国,因为黄光裕一时的贪心,终究没能撑住,一点点走向了崩塌。

所以,黄光裕如今的情况,压根不值得我们同情,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

曹佩凤——最“蠢”的内幕交易者

早些年,曹佩凤只是一家机械厂的普通会计,每天就是对着账本核对收支、整理凭证,下班后回家照顾家人。

可这种安稳的生活没过几年,她和丈夫觉得,总干这种按部就班的工作没奔头,就商量着一起创业。

于是,两人凑了些积蓄,注册成立了甬金股份,专门做起了冷轧不锈钢板带的生意。

当时,他们知道这行竞争激烈,就一门心思抓质量,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都盯得紧。

再加上夫妻俩会经营,慢慢把生意做顺了,客户越来越多,公司规模也越扩越大,最后竟成了行业里的龙头企业。

企业变大后,曹佩凤的身份越来越高,心态也开始跟着变了。

曹佩凤如今成了掌管大公司的老板,但仍不满足于公司正常的盈利,总想着找更快的赚钱路子。

这时,她想到了自己手里的 “便利”—— 作为公司核心人员,她能接触到不少内幕信息,于是动了用这些信息炒股的念头。

第一次操作时,她靠着提前知道的公司消息买股票,最后赚了50万。

尝到甜头的她更贪心了,紧接着又进行了第二次操作,可这次没那么幸运,不仅没赚到钱,还亏了 60 万,两次算下来,反倒倒亏了10万。

钱没赚到,曹佩凤心里却越来越慌。因为她知道内幕交易是违法的,总怕哪天真被查出来,日子过得提心吊胆。

最后,她实在扛不住这份恐惧,主动去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可即便主动认错,法律也没放过她,她还是被依法处罚,曾经风光的行业龙头老板,一下子成了圈子里人人警醒的反面教材。

说到底,曹佩凤走到这一步,也全是贪念在作祟,再加上她自己法治意识太淡薄,所以她也不值得同情。

陈峰——债务1.2万亿的航空巨头

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航空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这时,陈峰看准了机会,觉得这是个能成事,能赚大钱的领域。

由于当时没啥钱,所以他四处奔波,好不容易才借够1000万,成立了海航公司。

可公司有了,买飞机又成了难题。

要知道,作为航空公司的“压轴戏”,飞机可是最不能少的东西,可一架飞机动辄上亿,陈峰当时已经拿不出那么多钱。

就在大家以为,海航公司要黄的时候,陈峰又想到了一个好点子。

陈峰琢磨出个“租赁 - 抵押 - 再融资”的新法子:

简单来说就是,先租飞机用,再把租来的飞机抵押给银行换贷款,用贷款再租更多飞机。

靠着这种以小搏大的方式,海航总算开了起来。而且,在之后的 20 年里,海航就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

刚开始只有几架小飞机,慢慢机队规模不断扩大,国内航线越铺越广,后来还开通了国际航线,坐飞机的旅客也一年比一年多。

到2012年,海航的年收入突破了1277亿,手里有 472 架飞机,一年能运送4540万人次的旅客。

海航从当初的小航司,彻底变成了国内数一数二的航空巨头。可就在海航发展越来越好的时候,陈峰却突然改变了思路。

2013年,陈峰不再盯着航空主业深耕,反而开始一门心思搞全球并购。

当时,不管是国外的豪华酒店、海外的机场股权,还是其他航空公司的股份,甚至连房地产项目他都不放过。

据说,只要陈峰觉得能 “扩张版图”,就大把砸钱收购,短短几年就把摊子铺到了十几个国家。

可这样的疯狂扩张,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扩张的代价很快就显现了。

2016年,海航的资产看似有1.2万亿,可负债率高达78%,欠的钱比赚的多太多,资金链一下子断了。

紧接着麻烦全来了:公司开始欠员工工资,供应商的货款也拖着重不结,股市上海航的股价更是一路暴跌到1.48元。

2021年,陈峰最终还是因之前的违规操作被依法逮捕。

到2025年,法院认定他犯了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和骗贷罪,最终被判了12年有期徒刑。

国家果断出手擒下黄光裕、曹佩凤、陈峰这三人,他们违法操作、贪念作祟、盲目扩张祸及他人,行径令人发指。

如今的下场皆是咎由自取,半点不值得饶恕!

信息来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3169964957483654&wfr=spider&for=pc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财经   首富   出手   华人   国家   海航   公司   飞机   航空   操作   咎由自取   内幕   铺面   家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