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中国钱还不起,将港口租给我们99年,到现在是赚了还是亏了?

2008年,在历经诸多困境后,斯里兰卡把经济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了旅游业和国内消费上。然而,现实再次给了它一巴掌。

国家体量小,基础设施又严重滞后,就像一个穿着破鞋的运动员,想在第三产业的赛道上大展身手,谈何容易。

更糟糕的是,从1983年到2009年,长达20多年的内战,让这个本就脆弱的国家千疮百孔。

战争期间,生产停滞不前,钱却像流水一样花在军购上,国内的生产和生活设施也被战火毁得七零八落,外资更是吓得不敢踏入半步。

战后重建,迫在眉睫,可钱从哪儿来呢?

没办法,斯里兰卡只能走上大举借债的道路。

印度、中国、日本等周边国家,还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这样的国际金融机构,都成了它的债主。

可借来的钱并没有让斯里兰卡的经济走上正轨,经济发展依旧缓慢如蜗牛,还时不时遭遇天灾人祸,像新冠疫情的全球肆虐、俄乌战争引发的贸易动荡,都让这个国家雪上加霜。

赚的钱不够还债,外汇储备又少得可怜,债务违约的压力如同一座大山,压得斯里兰卡喘不过气来。

没办法,只能旧债未还又借新债,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到了2022年,斯里兰卡的债务总额已经超过了510亿美元,其中欠中国的债务约为55亿美元,占比10%左右。

在这艰难的处境中,汉班托塔港的建设与命运,就如同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深刻影响着斯里兰卡的经济走向,也成为了中斯合作的核心纽带。

2004年,印度洋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海啸,无情地摧毁了汉班托塔港。

当时,斯里兰卡满心希望能重建港口,以此带动经济发展,先后找了两个国家的工程队来考察,可都被泼了冷水,对方直言港口损毁太过严重,重建难度太大。

就在斯里兰卡陷入绝望之时,中国伸出了援手。

2007年,在中国约15亿美元的援助下,汉班托塔港的重建工程正式启动,并于2012年投入运营。

但事情并没有朝着斯里兰卡预想的方向发展,由于各种原因,港口运营并不顺利,连年亏损。

到了2016年,斯里兰卡实在无力偿还债务,甚至连利息都难以支付,无奈之下,向中国提出了以汉班托塔港抵债的请求。

中国经过慎重考虑,答应了这一请求。

2017年7月,两国正式签订租借协议,中国招商局控股港口有限公司购得了汉班托塔港70%的股权,并租用了周边60平方公里的土地,租期为99年。

那么,从这之后的发展来看,中斯两国在这场合作中到底处于怎样的境地呢?

先看斯里兰卡,虽然失去了港口99年的部分经营权,但这一举措极大地缓解了其燃眉之急的债务压力。

而且,在港口建设以及后续发展过程中,实实在在地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据相关数据显示,汉班托塔港带来的1000余个工作岗位中,95%都是斯里兰卡员工,其中75%的员工来自周边较贫困地区。

如今,港口贸易的发展也开始逐步带动当地经济,为斯里兰卡的经济复苏注入了一丝生机。

此外,斯里兰卡还因为汉班托塔港合作的成功,邀请中国参与科伦坡港建设,并在农业、科技、教育等领域积极寻求与中国加强合作,这为其未来的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把目光转向中国,汉班托塔港带来的价值同样不可估量。

从战略意义上讲,汉班托塔港位于斯里兰卡南部海岸,平均水深达17米,是大型船舶停靠的理想之地。

它地处印度洋-马六甲海峡这一重要海上交通要道,对于中国的石油、矿石等资源进口,以及众多商品的对外运输而言,犹如一颗重要的棋子。

中国商船在此可以进行补给、中转,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同时也增强了中国在印度洋的海运安全保障,降低了对马六甲海峡单一航线的依赖。

从经济收益来看,随着港口的运营逐步走上正轨,其年吞吐量已超过120万吨,每天可停泊300艘船只,年收益达30亿元人民币。

并且,港口周边工业园区的开发,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也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布局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然而,这样互利共赢的合作,却引来了一些外部势力的无端指责与恶意炒作。

印度,这个自认为在南亚地区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对中斯合作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安。

在印度看来,斯里兰卡是其“后院”,印度洋更是其势力范围。

汉班托塔港不仅是商船中转的重要地点,还离印度的海军基地很近,印度担心中国通过港口合作,削弱其在地区的影响力,甚至威胁到其军事安全。

所以,印度不惜大肆抹黑中斯合作,试图阻止这一合作的推进。

西方一些国家,也加入了抹黑的队伍,抛出所谓的“债务陷阱外交”“珍珠链战略”等荒谬言论,声称中国利用贷款压力强迫斯里兰卡出租港口,甚至无端猜测中国会将港口用于军事目的。

但事实胜于雄辩,中斯双方的合作是基于平等自愿、互利共赢的原则,协议中明确规定港口用于商业用途,斯里兰卡也能从港口收益中获得分成。

斯里兰卡政府也多次站出来,驳斥这些不实言论,强调合作的自愿性与商业性。

如今,中斯两国在汉班托塔港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关系。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科伦坡港口城等项目也在稳步推进。

科伦坡港口城建成后预计将创造超过40万个直接和间接工作岗位,这无疑将进一步推动斯里兰卡的经济发展。

中国在与斯里兰卡的合作中,始终秉持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不仅帮助斯里兰卡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经济,还注重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助力斯里兰卡实现可持续发展。

回到最初的问题,欠我国钱,用港口来抵债,最后两国谁赚了,谁赔了?

答案显而易见,中斯两国在这场合作中,都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实现了共赢。

斯里兰卡缓解了债务压力,获得了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中国则在印度洋上拥有了重要的战略支点,拓展了海外经济与战略空间。

这一合作案例,充分证明了在国际交往中,合作共赢才是时代的主旋律。

各国之间不应被狭隘的地缘政治思维所束缚,而应秉持开放、包容、合作的态度,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中斯合作的成功,也为其他国家在国际合作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让我们看到,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同国家之间完全可以跨越重重障碍,实现共同发展,携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1

标签:财经   中国   港口   斯里兰卡   印度洋   债务   印度   国家   科伦坡   经济   经济发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