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5月9日电(艾庆龙 周俊清)在不少人的印象里,西北地区的一些地方,经济发展或许会面临诸多限制,想要在激烈的文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似乎是件难事。然而,位于黄河上游的临夏州却打破了这种固有认知,以令人惊叹的“逆袭”之势,成为文旅招商的热门地,吸引着八方资本竞相涌入。
临夏州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旅强州,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先天不足”的地方,却在文旅招商领域创造出了亮眼成绩。
这背后的关键,首先在于临夏州精准地定位与规划。这里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在此交汇,千年丝路文化与多元民族风情相互交融。临夏州紧紧抓住这些不可复制的资源禀赋,提出“世界级文旅资源+特色化战略”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加快推进兰合铁路、临夏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快进慢游”交通网络,解决游客“进不来、留不下”的难题;
另一方面,各县市立足自身特色,“一县一策”定制招商方案。2024年7月,第三十届兰洽会临夏州招商引资专场签约仪式上,14个文旅项目成功签约,签约额达12.92亿元,从黄河三峡沉浸式夜游这类“拳头产品”,到东乡手抓非遗工坊等特色IP,文旅招商实现从“单点突破”迈向“链式发展”。
为了打造优质的投资环境,临夏州在政策保障上下足功夫。当地坚持所有资源、力量向招商引资聚焦,建立“专班对接+容缺审批”机制,简化项目落地流程,给投资者吃下“定心丸”。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个文旅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康乐县的溪水谷露营基地,在2023年7月签约后迅速推进,如今已进入试运营阶段;东乡县将红色资源与生态治理结合,致力于把4A级盛世滨湖旅游度假区升级为世界级康养旅游目的地;临夏县则通过精准招商打造唐家外民俗村和河州苑民俗特色小镇,将生态资源与非遗文化转化为旅游优势,成为西部地区文旅招商的典范。
临夏州还积极构建“文旅+”产业生态圈,推动文旅产业从依赖资源向创新创造转变。在八坊十三巷,《花开临夏五千年》大型沉浸式实景文旅剧每晚精彩上演,古街变成了沉浸式文化体验区;永靖县创新“生态+文旅+康养”模式,打造百年枣园水岸会客厅乡村美好生活共创集群项目;和政县借助智慧文旅建设,打造智能导览系统,引入VR技术建设研学基地,年接待研学团队超300批次。此外,临夏州还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让传统村落重新焕发生机。
临夏州的成功,为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中小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文旅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各地不应只盯着那些“先天优势”,更要像临夏州一样,善于挖掘自身特色,做好规划、优化环境、创新发展模式。只要找准方向、真抓实干,小地方也能在文旅招商的大舞台上大放异彩,实现经济发展的华丽转身。(完)
更新时间:2025-05-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