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3A 游戏定义引热议,玩家观点受多因素影响

编辑 | 小小

在游戏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国产 3A 游戏逐渐成为焦点话题。随着《黑神话:悟空》等作品的成功,玩家对国产 3A 游戏的讨论愈发热烈,而关于国产 3A 游戏的定义,也成为学界和玩家共同关注的议题。

在第二届研究生游戏论坛暨 “电子游戏的创意与跨媒介融合” 学术研讨会上,这一话题引发了深入探讨。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赵丁蓉通过研究发现,玩家对 “国产 3A” 的定义并非静态、客观的标准应用,而是在技术感知、文化情感、商业信息交互影响下动态形成的社会建构过程。

从传统意义上讲,“3A” 通常被理解为长制作周期(A lot of time)、高制作成本(A lot of money)和强资源消耗(A lot of resource)。然而,玩家在实际判断一款游戏是否为 3A 时,考量因素更为复杂。

技术层面是玩家判断的重要基准。玩家会直观地感知游戏的画面质量、运行流畅度、物理效果等是否达到较高水准。

例如,在《黑神话:悟空》中,其精美的画面、逼真的动作效果,让玩家切实感受到了技术带来的震撼,从而在技术感知上符合了玩家对 3A 游戏的期待。

文化情感因素同样不可忽视。随着国内游戏产业的发展,玩家对于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游戏寄予厚望,他们将个人和民族的文化期待投射到游戏中。

当一款游戏能够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如《黑神话:悟空》以《西游记》为背景,展现出宏大精致的东方美学与传统情怀时,玩家内心的民族自豪感会强化对该游戏 “3A” 属性的认知。但这种文化情感也可能导致定义的主观化,部分玩家可能因对某一文化元素的喜爱,而过度赋予游戏 “3A” 标签。

商业信息也在影响着玩家的判断。游戏的宣传推广、市场定位等商业策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玩家的预期。一款游戏若在宣传中强调自身的高成本、大规模制作,可能会使玩家在潜意识里将其与 3A 游戏联系起来。

对 “3A” 概念的争论,深层次地体现出中国游戏产业崛起过程中的身份焦虑。中国玩家渴望有高品质的国产游戏能够打破西方主导的游戏话语权,在全球游戏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让玩家看到了国产 3A 游戏的潜力,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于国产 3A 游戏定义的探讨热情。

随着国产游戏产业的不断发展,未来还会有更多作品冲击 3A 领域。而对于国产 3A 游戏定义的持续讨论,将有助于引导行业更加明确发展方向,推动更多高质量、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 3A 游戏诞生,满足玩家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升国产游戏在全球的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游戏   定义   观点   因素   玩家   悟空   文化   神话   技术   情感   商业信息   西游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