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王者荣耀,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连胜五局后,手机屏幕上的队友突然像换了群人 —— 有人开局挂机,有人团战乱冲,哪怕你操作拉满,最终还是逃不过“连跪”的宿命。
“这匹配机制,是不是故意搞我?”
现在,有人要在法庭上给你一个答案。
案件事实:玩家律师起诉腾讯
山东青岛的玩家孙律师,把《王者荣耀》运营方腾讯告上法庭:
要求公开匹配机制的全部隐性参数和权重;
并删除或修改“人为干预胜率、强制 50% 胜率平衡”的算法模块。
说白了,就是想让玩家输赢完全靠实力,不靠后台“暗中安排”。
三大争议焦点浮现
1. 匹配机制是不是格式条款?
原告说:腾讯的匹配规则是典型的“格式条款”, 平台提前写好,玩家只能点“同意”,却从没明确说清“匹配时到底参考了哪些数据”。
根据《民法典》,这种“未明确提示重要内容”的格式条款,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腾讯则反驳:“这不是条款,是后台技术流程。用户协议里早就写了‘平台有权调整匹配规则’,玩家点了同意,就该接受。”
2. 商业秘密还是知情权优先?
原告说:玩家花了钱买皮肤买体验,有权知道服务的核心要素,就算是商业秘密,也该在能理解的范围内公开。
腾讯说:要是全公开,同行抄走,外挂泛滥,游戏环境更糟。这并非空穴来风。
此前某 MOBA 游戏曾因部分规则泄露,出现大量“故意掉分刷胜率”的“演员”,严重破坏公平性。
3. “控胜率”是真实存在还是错觉?
原告掏出了 500 场战绩公证、职业选手低段位“败方 MVP”案例、AI 审计报告。
腾讯则反驳:这些都是随机波动,样本太小,不足以证明有人为操控。
官司的实质:透明 vs 秘密
所以,这场官司说到底,就是一边要玩家明明白白打游戏,一边要平台保住自己的“独门秘方”。
法庭怎么判?要等宣判才知道。
更大意义:算法的第一次公开对决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 —— 不管输赢,这已经是中国第一场把游戏匹配算法搬上法庭的官司。
后面可能还会影响到短视频、电商推荐,甚至我们每天刷到的新闻。
所以啊,这不仅是玩家和腾讯的对决,也是我们和所有“算法”的一次交锋。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