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中国正式公布九三阅兵观礼名单,26个国家元首确认出席,俄罗斯总统普京位列榜首,而西方主要国家,却一个没有,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这份名单可以说是当前国际格局的一个“缩影”。
(26国首脑将出席九三阅兵,普京在名单第一位)
1、26国首脑受邀观礼,打破“孤立”传闻
细看这份名单,除了普京,我们还能看到柬埔寨、越南、老挝等东盟国家领导人,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元首,以及塞尔维亚、斯洛伐克等欧洲国家的代表。这种跨区域的广泛参与,充分展现了中国外交的多元布局和丰硕成果。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大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反映出中国近年来推动的国际合作倡议正在收获实实在在的认同。
与这份名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个国家的缺席——美国和日本。这种缺席不是偶然的,而是当前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必然结果。美国作为传统超级大国,其领导人首次缺席如此重要的国际场合,这个信号值得深思。而日本方面,虽然表面上保持沉默,但其内心的焦虑和失落可想而知。
(美日双双缺席,一个失落一个焦虑)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阅兵外宾名单的构成,也打破了一些西方媒体所谓的"中国孤立论"。事实证明,中国不仅没有被孤立,反而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支持和认同。
2、特朗普期待,中国能给一个台阶
相比之下,特朗普的处境着实令人玩味。特朗普对阅兵式有着特殊的情结,还记得他那个被媒体戏称为"生日阅兵"的阅兵式吗?当时他特意要求仿效法国的国庆阅兵,结果却弄得不伦不类。
据说整场活动花费了9200万美元,但效果却差强人意,连美国媒体都直言"尴尬"。相比之下,中国的阅兵式向来以气势恢宏、纪律严明著称,这种对比难免让特朗普心里不是滋味。更深层次看,特朗普缺席阅兵反映的是中美关系的现实困境。
(特朗普的“生日阅兵”,以尴尬收场)
近年来,美国对华政策日趋强硬,从贸易战到科技封锁,从南海问题到台海局势,处处彰显着对抗的态势。在这种大背景下,高层互访自然难以推进。可以说,特朗普的"阅兵梦碎"只是中美关系整体走势的一个缩影。
有趣的是,特朗普近期在接受采访时还特意提到"即将访华",这被外界解读为是在向中方释放信号,希望获得一个台阶。但中方公布的名单无疑给了明确回应:时机尚未成熟。这种外交上的"冷处理",既体现了中国外交的定力,也反映出中美关系的复杂性。
3、日本拼命阻拦,干扰中国阅兵
日本就更尴尬了,自从2015年中国首次举办抗战胜利阅兵以来,日本政府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数据显示,日本外务省近年来累计投入超过560亿日元(约合35亿元人民币)的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在国际社会上"公关"二战历史问题。这种砸重金洗白历史的做法,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日本试图干扰中国抗战纪念活动,甚至运用政治手段阻止其他国家参与)
更可笑的是,日本这次故技重施,在阅兵前四处施压,威胁各国"谁敢参加就是反日"。这种外交恐吓手段未免太过时了,简直是把国际社会当傻子。要知道,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玩这种赤裸裸的威胁把戏?
日本之所以如此焦虑,根源在于其始终无法正视历史。一个连侵略历史都不敢承认的国家,怎么可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相比之下,中国举办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就是要正本清源,让世界记住历史的真相。这种光明正大的态度,反而赢得了更多国家的认同。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越是反对中国举办纪念活动,就越凸显出这些活动的重要性。这就像照妖镜,照出了日本右翼势力试图篡改历史的险恶用心。中国坚持举办阅兵,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警示未来:绝不允许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